美国殖民统治时期(1898~1946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篇,学位文献有6篇等,美国殖民统治时期(1898~1946年)的主要作者有张世均、万安、华涛,美国殖民统治时期(1898~1946年)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重庆教育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菲律宾宪法把所谓“条约界限”的全部海域规定为国家领土 ,这不仅扩大了本国的领土范围 ,而且对我国南海海域的划界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 ,菲律宾又以总统法令把我国...
2.[期刊]
摘要:
3.[期刊]
摘要: 20世纪初美国殖民菲律宾期间,政府对传统助产妇的态度经历了显著变化:从立法全面取缔、试图以西式护士取而代之,到向现实状况妥协、同这一群体合作。以接受西医培训为...
4.[期刊]
摘要: 本文试图将环境变迁、极端气候事件与经济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讨论帝国主义经济活动对殖民地农民的影响。在东南亚,殖民统治下的出口农业经济主导着该地区进入世界经济体系...
5.[期刊]
摘要: 关军占领马尼拉后,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美国在太平洋的经济战略利益和国内盛行的"新天定命运论"是其最终侵吞菲律宾的最重要推动因素.国内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力...
6.[期刊]
摘要: 美西战争后,美国对菲律宾殖民统治达48年左右的时间。由于美国特殊的国家历史和菲律宾不同于其他东南亚殖民地国家的状况,美国在菲律宾实行了政治复制、经济垄断、文化...
7.[期刊]
摘要: 菲律宾华侨在中国局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日军民、声讨和揭露国内的各种卖国行为、拥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8.[期刊]
摘要: 美统时期,在美对菲关税与贸易政策主导下,菲律宾以糖、麻、椰、烟等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强化,并集中于对美出口;美工业制成品则构成菲进口商品的主体.此种...
9.[期刊]
摘要: 菲律宾华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积极参加中国和菲律宾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和菲律宾的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菲律宾华侨加强了团结与合作,增强了凝聚力,增进了两国人...
10.[期刊]
摘要: 菲律宾华侨虽身在海外,但他们心系祖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除捐款支援祖国人民抗日外,还组织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杀敌报国,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
11.[期刊]
菲律宾条约界限的性质刍议--以条约界限的形成、演变与确立为中心
摘要: 菲律宾条约界限是现代菲律宾国家领土形成的重要法理与历史依据,划定了菲律宾领土的基本范围。其前身是1898年美西《巴黎和约》提出的“巴黎和约线”,后经三次局部变...
12.[期刊]
摘要: 1898年占领菲律宾后,美国即对菲律宾群岛的鸦片问题采取限制乃至最终禁止的政策,这与美国在19世纪中期以来积极参与亚洲鸦片贸易的态度大相径庭,这种反差令人深思...
1.[学位]
摘要: 美俄两国都以“上帝的神圣选民”和“黑暗世界的拯救者”自居,当这两个自命不凡的大国在美洲和亚洲棋盘上相向而立,或将不共戴天、或将互不相让、或将称兄道弟。按照亚历...
2.[学位]
威廉姆·霍华德·塔夫脱与美国对菲律宾政策(1900-1913)
摘要: 1900年,威廉姆·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被麦金莱总统任命为第二届菲律宾委员会长官,开启了他与菲律宾的不解之缘。从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