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内镜下切除方法评价

食管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内镜下切除方法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内镜特点及内镜下切除的方法术式,并进一步评价、比较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内镜下治疗的46例食管间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多起源于黏膜肌层,以平滑肌瘤最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梗阻及胸骨后不适.36例行内镜多环黏膜套切术(EMBM),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且瘤体直径<2.0c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仅l例发生少量渗血;3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直径>2.0cm,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发生;3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可达到一次性完整挖除,但1例肿瘤剥离后发生0.2 em穿孔,无出血并发症;4例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3个月复查均痊愈,未发现肿瘤残留、复发及术后狭窄发生.结论 对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间叶瘤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瘤体较小(直径<2.0cm)采用EMBM治疗效果可达到ESD同等疗效,且EMBM更加快捷简便;瘤体较大者(直径>2.0 cm)采用ESD治疗.对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间叶瘤可达到一次性完全切除,出现穿孔并发症的风险相应增加,但穿孔一般较小,应用止血夹常能夹闭穿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