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民长江 》 >赤水丹霞地貌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赤水丹霞地貌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摘要

为掌握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丹霞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1988,2003,2009,2011,2014年8~9月5个时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以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提取植被覆盖度,结合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和人类活动影响来探索赤水丹霞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6 a间,赤水丹霞植被覆盖度明显恢复和提高,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度有小幅度转移变化,海拔、坡度和坡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各等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分布,海拔1600 m以下的低山、低中山趋向高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于坡度16°以上;阳坡、半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阳坡的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阴坡.人类活动对赤水丹霞植被覆盖变化的破坏和建设作用同时存在,缓冲区的旅游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导致遗产地植被覆盖度受到明显干扰,退耕造林、关停矿山等一系列遗产地保护措施促进了遗产地的植被覆盖度提高.研究成果可为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人民长江 》 |2018年第18期|38-44|共7页
  • 作者

    杨菊; 熊康宁; 肖时珍;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研究院,贵州 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研究院,贵州 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研究院,贵州 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工业技术 ;
  • 关键词

    赤水丹霞; 植被覆盖度 ; 遥感监测 ; 地形因子 ; 人类活动 ;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