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唐都学刊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国民性与人的现代化——陈丛兰《西方看中国——十八世纪西方的中国国民性研究》序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国民性与人的现代化——陈丛兰《西方看中国——十八世纪西方的中国国民性研究》序

     

摘要

13世纪,马可波罗(Marco Polo 1254-1324)于元朝随父、叔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回意大利后因参加威尼斯、热那亚战役被俘,在狱中口述见闻,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执笔写成《马可波罗游记》,该游记使得众多的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16世纪耶稣会士利玛窦(马泰奥·里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来到中国,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以会通西学,传播天主教教义及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知识技术,带给了朝臣士大夫们的启迪.17至18世纪由于“中国礼仪之争”,导致清康熙(1654-1722)晚年至道光的禁教政策,闭关自守的结果致使昧于对西方的认知;直到鸦片战争,西方挟着船坚炮利的威势打开中国门户以后,中国面临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被迫加入了世界体系,使得中国开始对列强的束缚加以反省,亟思从列强的压迫、宰制中解放出来.在受到“西方的冲击”与“传统的冲击”双重压力下,遂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全盘性的转换”。

著录项

  • 来源
    《唐都学刊》|2014年第4期|127-128|共2页
  • 作者

    陈福滨;

  • 作者单位

    辅仁大学文学院,台湾2420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7:11:1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