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土壤》 >添加葡萄糖对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添加葡萄糖对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摘要

针对中亚热带阔叶林(罗浮栲林)土壤,设置7个碳添加梯度(C量分别是0,300,600,900,1000,1100,1300 mg/kg),在25℃、土壤饱和持水量(WHC)的60%条件下室内培养21 d,研究活性碳对阔叶森林土壤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添加量增加,NO–3-N迅速降低且在C 900 mg/kg水平达到最低,此时NO–3-N降低28.35 mg/kg.可溶性有机氮(SON)在第7天随葡萄糖碳添加量而降低,但是到第21天在900~1300 mg/kg C水平,SON高于第7天,且用氯仿熏蒸提取后来自微生物的SON开始增加;总的SON增加15.09~17.10 mg/kg.可见,通过NO–3-N的微生物同化转化为有机氮,使该地区在降雨较多的情况下降低NO–3-N的淋溶或反硝化气态损失风险,增加SON的淋溶风险.但是在生态系统氮需求发生改变时SON能迅速响应使该地区森林土壤氮有效矿化,并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提高生态系统中氮的可利用性.凋落物残体氮浓度增加,且残余土壤氮增加5.64 mg/kg.红外光谱显示,碳添加量为900 mg/kg降低罗浮栲土壤经K2SO4溶液提取后残体在各波数处的吸收峰比例,且在吸收峰最高的426~600 cm–1、900~1200 cm–1范围内,碳添加的影响最小,表明碳添加使土壤矿物对氮的保持增加,且有机氮变得更加稳定.

著录项

  • 来源
    《土壤》 |2019年第1期|19-24|共6页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森林土壤学;
  • 关键词

    葡萄糖; 无机氮; 可溶性有机氮; 微生物生物量氮; 氮保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