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社会科学》 >从《周易》看我国传统美学的萌芽——《周易》经、传菁华发微之十

从《周易》看我国传统美学的萌芽——《周易》经、传菁华发微之十

         

摘要

正 对我国与西方的上古文化遗产稍一比较,你就会发现:在西方,从古希腊时代起,其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史学、科学、文学、美学等就已经界线分明,并沿着各自独立的道路发展,可是在我国上古时期,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却往往混杂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在这方面,《周易》可说是一个典型。《周易》分经、传两部分。一般认为:《易经》约编纂于三千年前的殷周之际,而《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周易》最初虽系卜筮之书,但历代有识之士都是“取其义不取其占”,把它当作一部哲学著作,但它同时又包含历史、伦理、宗教、科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今天完全可以采取苏轼提出的“八面受敌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对它进行研究。鲁迅先生曾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