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护理》 >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161例婴幼儿(≤3岁)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呼吸道感染者;B组为未发生呼吸道感染者.统计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意义的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婴幼儿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161例患儿中有23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4.3%,即A组23例,B组138例;A组中2例患儿死亡,病死率8.7%,B组无患儿死亡;A组患儿ICU滞留时间及呼吸机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延迟关胸、再插管、术后体位、术后口腔护理液种类、术后吸痰频率、术后排痰方式及术后呼吸通气时间与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有关(P<0.05);与术后气管插管类型、术后白蛋白水平和心律失常等情况与发生呼吸道感染无显著关系.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延迟关胸、再插管、术后呼吸通气时间和术后体位是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分别增加3.497、7.158、9.917、13.050和6.436倍.结论 ①术前评估心脏手术的婴幼儿患者年龄、性别和体重这3项指标有助于发现高危人群;使用洗必泰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听到患儿痰鸣音时使用振动排痰机促进排痰,及时吸出痰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②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延迟关胸期间做好患儿及其床单位的消毒隔离;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和再插管指征,再插管前加强巡视与观察;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及时抬高床头;临床上可根据术后呼吸通气时间预测心脏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以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改善患儿心脏手术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