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鱼类腥味物质及脱腥技术研究进展

鱼类腥味物质及脱腥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渔业在我国经济占比例较大,鱼类资源开发利用广泛,而水产品特别是鱼类的腥味阻碍水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鱼腥味的化学本质,已鉴定出的相关物质有三甲胺、苦味肽、吲哚、醛、酮等,其产生原因主要由于鱼体在水中的吸附和富集、微生物和酶对脂肪的分解氧化;提取方式多样,包括固相微萃取技术、动态顶空萃取、微波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法等,分析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定、电子鼻、气质联用仪和气相-质谱-嗅闻联用仪;最后叙述国内外脱腥技术研究现状及总结展望,目前国内外对腥味物质的研究不够精确全面,对其化学本质与感官特性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第8期|285-291|共7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

    上海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食品工程学、食品工艺学;
  • 关键词

    水产品; 腥味来源; 腥味鉴定; 腥味脱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