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 >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建构课堂生成——以“圆锥的体积”教学为例

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建构课堂生成——以“圆锥的体积”教学为例

             

摘要

课堂的生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过程,其中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预设,往往会形成一对矛盾,但正是在这个矛盾冲突中,学生的认知矛盾点凸显出来,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也有了清晰的脉络,此时教师就要从矛盾人手,进行合理建构,将学生引入自主探究,自悟自得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思维的飞跃。那么,如何把握学生的认知冲突,建构精彩的课堂生成呢?笔者认为,唯有尊重才能够释放学生灵动的思维。现以《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体会。一、问题导入,尊重认知矛盾 《圆锥的体积》是苏教版教材六上的一节内容,学情是学生获得并积累了相关物体的经验,比如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本特征,并且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推导公式。为了体现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课堂理念,我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引导其猜想和思维的建构:师:我们现在研究圆锥。想一想,先研究什么?生:圆锥的表面积。根据教材编排,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柱体时,基本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先研究物体特征,而后表面积,再然后到体积。学生形成的研究思路也是基于此,应该说这是学生根据教材编排所建立起来的一个数学活动经验,是有其客观性的。那么对于教师来说,是将学生的冲突放下,强行拉入教材预设的轨道中来,还是顺其自然,由冲突入手,因势利导呢?显然后者更符合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