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理学进展》 >解析《流浪者之歌》——以荣格原型与自性化理论为视角

解析《流浪者之歌》——以荣格原型与自性化理论为视角

         

摘要

自性,是荣格在他的分析心理学中提出的概念。荣格将自性定义为:“自我–意识最深处的核心,就像无意识最深处的核心一样”。因此,它既是意识的中心,也是无意识的中心,是“人的整体,意识和无意识的总和”。自性化过程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此自性。实现自性化意味着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完满,在各种对立冲突(意识/无意识、个体/集体、特殊/普遍)中实现整合。要想了解集体无意识,需要借助荣格的原型理论。在荣格的作品中,原型单位构成了集体无意识。因此,在讨论黑塞小说《流浪者之歌》(又译《悉达多》)中主角悉达多自性化的成长道路时,需要分析小说中各种具有原型意义的人物对他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就是借助荣格的自性化与原型理论分析《流浪者之歌》主角悉达多的成长历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