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 >把教材当例子,好文章可以这样“炼”就——以《索溪峪的“野”》为例

把教材当例子,好文章可以这样“炼”就——以《索溪峪的“野”》为例

             

摘要

2008年9月,我新接手了一个三年级的班级。在半个月的日记和一次习作训练后,细细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习作时存在着“无米下炊”和“有米难炊”两种现象。前者因学生的观察、积累不够,头脑中缺乏写作素材而致;后者则是不知如何表达,如何抒发,作文方法不会运用之故。然而,许多时候,我们教师总喜欢把学生的这些习作现象归咎于学生头上。事实上,细细析因后就不难发现,这些习作现状的出现与老师平时的教学脱不了干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