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众标准化 》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摘要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具备主观能动性.人类是一种高级动物,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不断发展,最终获得真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实现民族复兴与中国梦贡献力量.新时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环境复杂化,学校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劳动教育存在偏差等原因,导致学生个人劳动意识薄弱,对劳动存在抵触与逃避心理,对今后形成正确的"三观"产生不利影响,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迫在眉睫.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有利于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人生态度,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典型事例宣传、渲染良好社会风气;强化劳动精神培育、渗入校园文化;发挥家庭作用、树立正确劳动观;增强劳动意识、树立奋斗目标.通过"家、校、社会"三方相互配合,最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