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民教育》 >从“终身”看“基础”——对基础教育之“基础性”价值的再认识

从“终身”看“基础”——对基础教育之“基础性”价值的再认识

         

摘要

当今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换言之,基础教育要给学生打下怎样的"基础",才能使他足以应对时代的挑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那是否就是"基础"的全部呢?2008年底,有一则消息引起人们的注意:12月15日,被誉为"蝶神"的周尧教授,走完了他98年的人生历程,安静地离开人世。他曾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默默研究昆虫60余年,身后为我们留下了《中国蝶类志》等专著。其中,《周尧昆虫图集》中900多幅栩栩如生的昆虫结构图,都由他亲自手绘。(据《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47期)这则消息,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与周尧教授60余年的专业生涯相比,10余年的基础教育时间很短,内容很肤浅,但是,从他60余年的专注中,我们分明能看得到他的兴趣、他的毅力、他的持久的体力,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重要的基础吗?还有,他的做人的修养、他与人合作的能力,又是不是重要的基础呢?尽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却是共识:基础教育应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一生发展,而非短期成绩;在此原则下为学生打下的基础,才是真正的基础。

著录项

  • 来源
    《人民教育》 |2009年第9期|11-13|共3页
  • 作者

    杨小微;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