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线粒体DNA缺失与线粒体病临床表型复杂程度的关系分析

线粒体DNA缺失与线粒体病临床表型复杂程度的关系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4 977 bp缺失(ΔmtDNA4977)突变比例和拷贝数与线粒体病临床表型复杂程度的关系,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60例线粒体病患者, 同时选取101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DNA样品, 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未发现常见的热点突变。将所有患者按起病年龄分为低年龄组(&10岁)和高年龄组(10岁≤年龄&20岁), 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失突变比例及拷贝数, 利用内参核基因计算每个细胞中mtDNA的数量;采用独立t检验、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结果线粒体疾病组的ΔmtDNA4977突变比例在低年龄组为(2.66±0.63)%, 在高年龄组为(3.09±0.74)%, 均比健康对照组的同年龄层的突变比例高(t=8.57、4.38, P&0.01);平均每个细胞ΔmtDNA4977拷贝数在低年龄组为(2.79±0.50)拷贝, 在高年龄组为(2.97±0.48)拷贝, 均比健康对照组的同年龄层的突变拷贝数高(t=4.50、-3.67, P&0.01);ΔmtDNA4977突变比例与线粒体病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低年龄组r=0.519, P&0.01;高年龄组r= 0.772, P&0.01);平均每个细胞的ΔmtDNA4977拷贝数与线粒体病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低年龄组r=0.389, P&0.01;高年龄组r=0.607, P&0.05);平均每个细胞的总mtDNA拷贝数与线粒体病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低年龄组r=-0.260, P&0.01;高年龄组r=-0.430, P&0.05)。结论ΔmtDNA4977突变比例和拷贝数、总mtDNA拷贝数与线粒体病的复杂程度有相关性, 其中以ΔmtDNA4977突变比例最为密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