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14-08-15

主办单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WHO遗传病社区控制合作中心

会议文集: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技术对常规的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方法对胎儿的诊断疑似核型不平衡易位者进行进一步检测,并探讨SNP-array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 对一父源性染色体平衡易位的妻子进行羊水穿刺核型分析后,再补充进行SNP-array对胎儿的全基因组进行检测,以排除基因组亚微结构突变.rn 结果:此对夫妻于2006年生产一男孩,一周岁余因为智力异常、生长发育迟缓来我院做染色体检查,染色体核型结果:46,XY,13q+.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妻子核型正常,丈夫染色体核型为:46,XY,t(9,13)(9qter--9p13;13pter--13qter::9pter--9p13).此对夫妻第二胎来我院做产前诊断,由于孕周偏大,故做了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t(9,13)(9qter--9p13;13pter--l3qter::9pter--9p13),携带与父亲一样的平衡易位,现3周岁,智力和发育均正常。此夫妻第三胎再次做羊水穿刺检查,染色体核型46,XY,13q+,SNP-array芯片结果为46,XY,der(13)t(9;13)(p21;q33)。9号染色体p24.3至p21.1区不连续、总计约26Mb重复,13号染色体q33.1-q34区约1.1Mb的缺失。此夫妻第四胎来我院做产前诊断,直接做了SNP-array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胎儿染色体8q23.1有286kb片段缺失,内含TRHR和NUDCDI基因,未见该区多态性的报道,其它未见异常。rn 结论:对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不够明确的易位,行SNP-array基因芯片分析有助于检出染色体亚微结构的畸变,对染色体异常的夫妻在产前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我国是出生缺陷大国,近几年实际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至4-6%,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和遗传综合因素所致的基因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是造成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平台,研究胎儿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类型、分布及临床相关性,探索复杂病例致病机制,建立CNVs产前诊断实践流程,提供临床咨询理论依据.rn 方法:知情同意下,收集364例参加产前诊断孕妇的临床资料备用。标本送检,同步进行染色体培养及SNP array技术检测。SNP芯片包括30万个SNP探针,平均间隔为31kb,CNV结果根据隐马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推算。疑难CNV变异病例需要荧光定量PCR等技术验证,父母溯源性CNV检测验证,综合分析后提供临床咨询依据。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实验结果探索2个复杂病例的发病机制。总结研究结果,建立SNP array临床产前诊断实践流程。rn 结果:①CNV分布和类型:364例孕妇胎儿SNP芯片检测结果发现了266个大于l0okb的CNV,其中25个为致病性,191个为正常多态性,5O个为意义不明确(variant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VOUS)的CNV。重复型CNV为168个,缺失型为82个,LOH为16个。②SNP芯片检测结果:364例标本中,检出异常25例,包括非整倍体3例、嵌合1例、致病性缺失19例、致病性重复2例。具体为18三体,21三体、22q11微缺失综合征、3q24缺失综合征、16q22缺失综合征、1q21缺失或重复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等,异常检出率为6.80%;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病例中SNP芯片致病性CNV检出率为5.2%;超声检查异常案例中SNP芯片异常检出率可以高达8.7%。③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结合染色体核型结果,揭示1例复杂嵌合体发病机制及1例结果不一致的病例的发病机制。④根据研究和实践,建立临床检测流程。rn 结论:CNV与出生缺陷相关,SNP array技术是检测CNV的较好平台,比染色体核型检测异常检出率提高5.20ka SNP array技术结合传统核型分析,可以发现新的发病机制,丰富临床咨询理论。课题建立的SNP实践检测流程能推广临床应用。
  • 摘要:目的:对中国散发的KS/IHH患者开展19个已知KS/IHH基因的突变分析,拟初步探索多个致病基因间如何相互作用及其与表型的关联情况。rn 检测方法:由北医三院生殖中心门诊按照FSH、LH、E2、PRL和T激素水平、垂体MRI诊断和嗅觉问卷等标准程序,确诊24例散发KS/IHH,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收集外周血提取患者基因组DNA,并对所有患者DNA进行针对19个己知KS/IHH基因的基于外显子捕获芯片技术的二代测序,对发现的可疑突变采用一代测序验证。rn 结果与分析:在24例患者中13例患者检测到己知突变,突变检出率为54.17%,其中6名患者中检测到新突变,且突变集中在CHD7,LHB和PROKR2 3个基因。其中CHD7/LHB/PROKR2三基因突变占4.2%(1/24)。CHD7/LHB双基因突变高达16.67%(3/24),且均为杂合突变。有趣的是这4名患者皆为女性,都呈现激素FSH高于LH。而且其中两例双基因或三基因突变中还含有其中之一基因复合突变。其中一例三基因杂合突变中有PROKR2复合突变p.Trp178Ser和p.Va1331 Met,其CHD7突变为p.Ser143Ph e,LHB突变为p.GIy122Ser。p.Va1331Met是常见突变,位于非保守的第七跨膜区,该突变可能降低复发性流产风险,在早期妊娠中起保护作用。p.Trp1785er也是常见突变,位于PROKR2受体第四跨膜区,该突变影响细胞结合到前体运动蛋白上,导致该信号通路减弱。CHD7基因的p.Ser143Phe和LHB基因的pGIy122Ser突变均为己知SNP,且均推测为有害突变,该患者临床检测为嗅觉减退,原发闭经,但垂体M RI正常。另一例患者有CHD7复合突变p.Thr942A1a和p.GIy522Va1及LH日突变p.lie35下hr,p.Thr942A1a突变位于CHD7蛋白的第二Chrom。功能域,曾报道见于CHARG患者,但临床意义未知p.GIy522Va1是己知SNP,位于CHD7保守的脯氨酸富集区,曾见于非综合征唇胯裂患者及对照,提示为良性.P IIe35Thr也是己知SNP,其纯合子突变见于免疫紊乱LH患者,而杂合突变在前列腺癌中是良性。LHB致病突变极罕见,可导致性腺发育不全或男性假两性畸形,遗传模式不清,女性携带者可能不育和月经不规律。该患者临床检测为原发闭经伴随嗅觉丧失,M RI检测结果显示垂体略小,上缘有点膨胀,没有清晰的双侧嗅束,未见嗅球,大部分双侧嗅沟缺失。其余患者MRI检测正常。rn 结论:针对19个已知KS/IHH致病基因的基于外显子捕获芯片技术的二代测序在中国散发KS/IHH患者中突变检出率高达54.170/,可能是高效简捷的KS/IHH 临床基因诊断程序,但尚需在大样本中进一步证实。中国散发KS/IHH患者中新的CHD7/LHB双基因杂合突变率高达16.67%。此外还发现一例新的CHD7/LHB/PROKR2三基因杂合突变。这些数据提示广泛表达于胚胎或成体的组织发育阶段特异性转录因子CHD7可能经由结合到某类核基因的低甲基化H3K4区调控GnRH基因表达,进而影响LHB. PROKR2或GNRHR等其他嗅球与生殖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这可能也是复合CHD7基因突变的患者临床症状涉及嗅球,嗅束,嗅沟及垂体多个部位结构异常的原因,而有PROKR2基因复合突变的患者仅表现原发闭经和嗅觉减弱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发现CHD7/LHB/PROKR2三基因杂合突变患者的FSH水平是LH水平的三倍,提示这三个基因协同表达可能在女性生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上述推测还需在大样本中进一步证实。至于CHD7基因与基因PROKR2,LHB等在组织发育何时何阶段如何相互作用,是否直接调控GnRH表达等等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 摘要:目的:探讨IL2RG基因检测用于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的可行性.rn 方法:收集X-SCID家系1中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收集X-SCID家系2患者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对2例X-SCID家系成员进行IL2RG基因测序,分析了IL2RG基因外显子区和剪切区DNA序列改变情况,同时选择100名正常对照个体进行IL2RG基因序列分析.在确定每个家系基因型后,对家系1中的高危胎儿抽取绒毛进行产前诊断.对家系1中可疑女性进行携带者检测.rn 结果:3个XLA家系共发现3种BTK基因新突变。家系1中,患者及其母亲携带BTK基因c.1117C>ACL373I)错义突变,采用功能预测软件分析为致病突变的可能性大,100名健康个体BTK基因相应区域测序,未发现有上述同样序列改变;家系2中,先证者及其母亲携带BTK基因c.126T>G(Y42X)无义突变;家系3中,患者及其母亲携带c.1679de1C
  • 摘要:背景与目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检测技术,有简便、快速和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本文着重介绍这项技术在疑似染色体微小重排引起的广泛发育迟缓/智力障碍(GDD/ID)患儿诊断中的应用.rn 方法: 收集从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门诊和病房就诊并临床诊断为不明原因的GDD/ID患儿共276例.采集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MLPA方法进行检测,包括检测亚端粒区的P070和P036试剂盒;检测22个常见染色体微缺失和重复综合征的P245试剂盒.rn 结果:在276例患儿中检测到58例异常,总检出率21%a累及一条常染色体亚端粒区的重排30例(10.9%).其中缺失突变22例(8.0%),重复突变8例(2.9%);累及同一条染色体短臂和长臂二个亚端粒区且均为缺失2例;累及两条常染色体亚端粒区共9例(3.3%),均表现为一条染色体亚端粒区缺失,而另一条重复;累及3条染色体亚端粒区的1例,二条表现为重复,一条为缺失。累及性染色体亚端粒重复共3例,缺失1例(Xq/Yqdel)。检测出了22种常见微缺失重复综合征中的11种综合征,6种位于亚端粒区。rn 结论:MLPA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和特异的方法对诊断不明确的GDD/ID患儿进行遗传病因学检测。
  • 摘要:为探讨MLPA在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妇产科确诊为早期自然流产的病例共26例,清宫后获取其胚胎绒毛组织,应用MLPA亚端粒检测试剂盒进行MLPA检测,并与G显带核型分析进行比较.26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样本均在15±3天内进行了绒毛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成功24例(成功率92.3%),1例由于绒毛组织污染而培养失败(3.8%),1例由于分裂相少、染色体形态差而核型分析失败(3.8%).全部样均在3日内进行MLPA检测(成功率为100%),G显带核型分析失败的2例样本也得到结果.两种方法均诊断成功的24例样本中,结果完全一致共19例(79.2%),包括10例正常核型,7例非整倍体,1例男性三倍体(69,XXY),1例46,XY/46,XX嵌合体.结果不完全一致1例(4.2%),G显带核型分析除发现4三体外,还检出其合并Y染色体臂间倒位.结果完全不一致4例(16.7%),G显带核型分析诊断为女性三倍体(69,XXX),而MLPA显示为正常女性(46,XX).在10例正常核型,8例非整倍体中,MLPA诊断非整倍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两种方法均诊断成功的24例样本中,MLPA诊断异常核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1.4%.与G显带核型分析相比,MLPA检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G显带核型分析失败的样本.
  •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的比例和拷贝数来观察其是否与线粒体病的临床表现及其临床表现的复杂程度相关;rn 方法:采集2003年12月至2013年12月160例临床诊断为线粒体病但排除热点突变的住院患者和101例正常对照人群的外周静脉血,提取总DNA.所有人按年龄分为2组,即组1(低年龄组)在0至10岁之间,组2(高年龄组)在10到20岁之间.线粒体病人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癫痫,肌病,发育倒退,发育迟缓,乳酸酸中毒,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呕吐或腹泻,精神心理障碍。本课题定义患者临床表现的种类越多,疾病越复杂。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检测外周血线粒体DNA 4977bp的缺失比例。缺失比例=mtDNA4977bp缺失的拷贝数/总mtDNA拷贝数。所有数据经相应的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用独立T-Test、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rn 结果:1.ΔmtDNA4977,缺失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线粒体病组ΔmtDNA4977缺失比例和平均每个细胞的ΔmtDNA4977的拷贝数比正常对照组高(组1:2.66±0.63 vs 1.86±0.65,p<0.001;组2:3.09±0.74 vs 2.36±0.50,p<0.001);3线粒体病组的总mtDNA的拷贝数在低年龄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2.07±0.39 vs 1.76±0.51,p<0.001),而在高年龄组中则低于正常对照组(1.96±0.50 vs 2.21±0.46,p=0.003),但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4.ΔnmtDNA4977缺失比例和平均每个细胞的ΔmtDNA4977的拷贝数与线粒体病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组1:比例为r=0.519,p<0.001;拷贝数为r=0.389,p<0.001;组2:比例为r=0.772,p<0.001;拷贝数为r=0.607,p=0.001),同时ΔmtDNA4977缺失比例也和临床表现中的发育倒退,乳酸酸中毒,视力减退,呕吐/腹泻和精神心理障碍成正相关,平均每个细胞ΔmtDNA4977的拷贝数和临床表现中的发育倒退,乳酸酸中毒和视力减退呈正相关,而总的mtDNA的拷贝数则和线粒体病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组1: r=-0.260,p=0.002;组2:r=-0.430,p=0.032),与发育倒退,乳酸酸中毒和呕吐/腹泻呈负相关;rn 结论:mtDNA 4977bp缺失可能与线粒体病相关,ΔmtDNA4977比例,拷贝数和总mtDNA拷贝数是无热点突变的线粒体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 摘要:本文将医学生物信息学在个体化医学中的转化总结为三种研究模式:医学问题驱动、科学问题驱动和生物医学大数据驱动.并详细介绍了医学问题驱动的研究模式,主要由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发现的疾病现象出发,通过和研究人员进行沟通、讨论,将现象转化成个性化医学问题的描述。随后,生物信息学研究根据文献挖掘和公共研究数据的采集分析,找到分子标识物或标识物群。科研人员和医生合作,进行病例的收集和实验验证工作。最终,形成一个可用于临床的个性化医学成果。科学问题驱动的研究模式,主要由生物信息通过对分析方法的改进,获得一定的机理或标记物研究的进展。进而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寻找对应的医生进行合作,收集病例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工作。最后,将研究结果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讨论,最终形成产品。生物医学大数据驱动的研究模式,是一种独特的“大数据”研究模式。对所有公共数据中的疾病和基因相关信息进行全局关联分析,找到很多疾病之间的关联。利用这些关联,可以预测并发症,需找潜在药物副作用或药物的新用途。另一方面随着目前医疗信息化持续推进,形成了在一个较大范围的医疗机构内可以“共享”患者的医疗信息记录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医疗数据的挖掘和匹配,发现潜在的医学现象和科学问题。
  • 摘要:目的:对产前筛查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核型分析.rn 方法:对5968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穿刺.rn 结果:在5968例孕妇中,其中高龄孕妇为2813例,占穿刺总数的47.13%:其中发现异常106例,异常检出率为3.76%,其中21-三体35例、18-三体8例,结构异常21例,嵌合体4例,倒位30例,45,X、47,XXX、47,XXY、47,XX,+mar各两例;唐筛阳性的孕妇2490例,占穿刺总数的41.72%.其中发现异常56例,异常检出率2.20%,其中21-三体18例、18-三体7例、结构异常5例、倒位16例.据文献报道95%的21三体起源于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中21号染色体的未分离.发生于受精卵有丝分裂期的不分离将导致嵌合体.研究者估计,发生于母系第1次减数分裂、第2次减数分裂,父系第1次减数分裂、第2次减数分裂以及有丝分裂期的错误分别导致了65%、23%、3%、5%和3%的21三体.额外的1条21号染色体由于破坏了遗传物质的平衡,导致多种发育异常,其中以智力低下最为常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成本的降低,一项新的产前诊断技术—无创产前DNA检测应运而生,它以安全、高效、便捷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而成为一项新的产前筛查技术。本文183例无创产前检测提示异常的孕妇中,提示21-三体高风险63例,经羊水穿刺确诊49例,6例因B超提示异常或宫内死胎直接引产,引产后取胎盘进行FISH检测,均为21-三体,3例拒绝穿刺,5例穿刺后核型正常;提示18-三体高风险12例,羊水穿刺确诊9例:提示其它染色体异常或性染色体异常108例,进行羊水穿刺者95例,发现异常29例。其中发现13-三体和9-三体各1例,性染色体异常2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6例:其异常检出率达到43.71%.对13-三体、18-三体和21-三体的检出率达到了99%。而2490例唐氏筛查阳性的孕妇中,发现21-三体29例、18-三体9例和13-三体1例、其它异常17例,异常检出率为2.2%,而对13-三体、18-三体和21-三体的检出率只有0.15%;因此,可以看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有非常高的检出率与符合率,其符合率远远大于唐氏筛查。因此,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代替现有的唐氏筛查,成为一项新的筛查技术。虽然无创产前检测有非常高的符合率,但它现阶段只能对常染色体的数目异常有较高的检出率,不能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而对性染色体的检测准确性不高,易产生假阳性。因此,对进行无创检测而提示性染色体异常的孕妇,应进行羊水穿刺,排除性染色体的假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结论羊水穿刺是一个准确、安全、可靠的方法,它是产前诊断中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病的金标准:尤其是针对产前筛查高危的孕妇,通过羊水穿刺,可以减少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 摘要:目的:以载玻片为培养载体,探索载玻片上染色体核型分散的影响因素、染色体分散的质量评估体系,建立载玻片原位培养羊水细胞技术规范化流程.通过与常规塑料瓶原位培养技术同步比对研究,实现临床转化.rn 方法:国产载玻片与进口载玻片培养瓶同步培养10例羊水,分析细胞克隆数与有效分裂相数,检测国产载玻片贴壁性能.取40例羊水标本用国产载玻片培养,探索不同温度、湿度组合下染色体分散质量,分析羊水有核细胞数与细胞克隆数,细胞克隆数与有效分裂相数相关性.建立载玻片原位培养羊水细胞技术规范化流程.随机选择产前诊断患者100例,用自制载玻片法原位培养和塑料瓶培养法同步培养羊水细胞,进行临床检测比对试验,比对两种方法细胞贴壁成功率、细胞克隆数目、有效分裂相数及核型符合率,评价临床应用可行性.rn 结果:配对t检验分析经不同载玻片种类培养的细胞克隆数和有效分裂相数,细胞克隆数P=0.128(P>0.05).有效分裂相数P=0.555(P>0.05),无统计学差异。国产载玻片获得细胞克隆数和有效分裂相数能力不亚于进口载玻片,且价格低。温度(Temperature T),湿度(Humidity,H)综合影响染色体分散质量,以T=21,H=50;T=22,H=48;T=23,H=46;T=24,H=44组合,干燥时间200~300s为佳,可获得60%~65%的有效中期分裂相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Pearson分析胎儿有核细胞数与贴壁克隆数相关性,R=0.344。贴壁克隆数在≤40个范围内与有效分裂相成正相关,克隆数>40有效分裂相减少。国产载玻片与塑料瓶原位培养法比对试验结果显示,两者培养成功率均为100%。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个方法的细胞克隆数(P=0.497),有效分裂相数(P=0.759)均无显著差异。100例羊水经两种方法同步培养,核型符合率达100%,检出正常核型95例,异常核型5例,染色体多态性改变3例,18三体1例,mos 47,XX,+7[3]/46,XX[17]1例,载玻片法可以实现临床转化。rn 结论:国产载玻片成功用于原位羊水培养,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染色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初步临床应用显示载玻片原位培养羊水细胞技术可以获得常规塑料瓶原位培养法同样效果,为高通量自动扫描捕获体系提供了基础技术平台,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无临床表型但携带小超数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MC)的患者中sSMC的起源,为这些夫妇的生育提供指导.rn 材料与方法: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10对外表正常、常规核型分析发现其中一方携带SMC的夫妇,他们的配偶核型正常.应用C带分析和银染法技术,结合染色体显微切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确定sSMC的起源,为患者的生育提供指导.rn 结果:C带分析和银染法确定sSMC是来自近端着丝粒的短臂随体区域.染色体显微切割结合FISH方法鉴定其中4例sSMC来自15号着丝粒和短臂区域,4例来自14/22号着丝粒和短臂区域,2例来自13/21号着丝粒和短臂区域。遗传咨询告知患者这类SMC对生育无影响,属于正常的多态。10对夫妇中,4对通过自然妊娠己生育健康小孩,4对通过常规辅助生殖技术已生育健康小孩,其余2对通过常规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妊娠。8对已生育健康小孩的夫妇,其SMC有3例来自15号着丝粒和短臂区域,3例来自14/22号着丝粒和短臂区域,2例来自13/21号着丝粒和短臂区域。rn 结论:本研究显示,对无临床表型的携带sSMC患者,如果SMC来自15号或14/22或13/21号着丝粒和短臂区域,一般不会影响他们生育正常小孩。
  • 摘要:目的:本研究借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初步探讨温州地区正常孕妇群不同孕期胎儿游离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孕妇胎儿游离DNA含量与产前筛查指标、孕妇年龄、体重及孕周等指标的相关性及孕染色体非整倍体孕妇分娩后胎儿游离DNA的清除规律,为无创DNA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质量保证.rn 方法:研究分二阶段进行。①胎儿游离DNA含量与孕妇年龄、孕周、体重及产前筛查指标相关性研究。正常组纳入标准为前来我院胎儿医学门诊咨询,包括常规产前早中期筛查高风险或临界高风险,年龄高风险、不适合羊水穿刺的产前诊断适应征单胎妊娠孕妇,出生后随访为正常男胎者576例,孕妇年龄、孕周、体重资料匹配完整,其中产前筛查指标AFP.Free-HCGβ资料完整者136例。无创DNA检查异常且羊水培养核型验证异常男胎者33例(21-三体25例,18-三体8例),孕妇年龄、孕周、体重资料匹配完整,纳入异常组。因临床孕早期建卡时间定为12周开始,为符合今后临床实践,本研究所有资料均以孕12周为起点。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知情同意下抽取外周血l0mL,分离血浆行高通量DNA测序检查,检查结果序列匹配后取Y染色体匹配数据,代表胎儿游离DNA相对含量。分析胎儿游离DNA含量与孕周、年龄、体重相关性,胎儿游离DNA含量与产前筛查指标AFP.Free-HCGβ相关性,建立孕妇人群基本参数。分析正常组与异常组胎儿DNA含量差异性。②分娩后DNA清除规律的研究。纳入标准为前来我院胎儿医学门诊咨询,包括常规产前早中期筛查高风险或临界高风险,年龄高风险、不适合羊水穿刺的产前诊断适应征单胎妊娠孕妇,且羊水培养核型确诊染色体异常者10例(21-三体8例,18一三体2例),孕周18-25周,知情同意下在选择性终止妊娠前、终止妊娠胎儿分娩后15min、30min、60min、120min、3h、6h、9h、12h、24h、48h、72h分别抽取外周血5mL,分离血浆进行高通量DNA测序,获取21染色体或18染色体基因序列与所有序列比列的相对浓度,代表胎儿游离DNA相对含量,分析21-三体和18-三体序列信息在孕妇体内消失的规律性,是反应核型异常胎儿游离DNA在孕妇体内消失的直接证据。结果:第一阶段研究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低覆盖全基因组序列。计算Y染色体序列与所有染色体序列比例,推算胎儿游离DNA含量。本组数据显示孕12周时,胎儿游离DNA就可达4-15%,12-24周期间虽有上升趋势,但个体差异大,DNA含量相对稳定,孕周间无明显差异。SPSS 17.0统计分析表明胎儿游离DNA含量与孕周具有相关性(P=0.001,P<0.05),与孕妇体重呈负相关(P=-0.024,P<0.05),与年龄无相关性(P=0.399,P>0.05)。胎儿游离DNA的浓度与产前筛查指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胎儿游离DNA与AFP有一定相关性(P=0.031,P<0.05),与Free-HCGβ无相关性(P=0.356,P>0.05)。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间胎儿游离DNA含量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异常组胎儿游离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t=-3.469,P<0.O1)。第二阶段研究结果:DNA测序结果21-三体或18-三体序列匹配统计分析显示,孕妇21-三体或18-三体胎儿游离DNA于分娩后快速被清除,产后0-2小时的平均半衰期约为1.2小时,产后6-72小时为缓慢清除期,平均半衰期约为11.7小时,72小时后检测不到21-三体或18-三体的游离DNA信息。rn 结论:1,孕12周后93.5%胎儿游离DNA含量达4%,可满足高通量测序的检测需求。2、胎儿游离DNA含量与孕周有一定相关性,25周后呈正相关,本组胎儿游离DNA含量<4%的孕妇占6.5%.孕周均<20周。胎儿游离DNA含量与孕妇体重负相关,每增加5kg,其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含量相应降低。胎儿游离DNA含量大于4%的检出率也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孕妇体重和孕周是影响无创DNA检测检出率的影响因素。3、孕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孕妇体内游离DNA含量高于孕正常胎儿,提示异常胎儿DNA凋亡增加。孕染色体非整倍体孕妇分娩后胎儿游离DNA迅速下降,72小时消失,不干扰下一胎检测。该结果基于孕异常染色体非整倍体人群,未见报道。4、本研究数据为无创DNA检测的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背景与目的:基于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技术的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已经在产前筛查中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用于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性.但是,迄今仅有少量研究报告了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性筛查中的应用.本研究对来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重庆西南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5950例单胎孕妇血浆游离DNA进行5种染色体(21,18,13,X,Y)的MPS检测,评估了MPS技术在NIPT时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并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性的高危指征孕妇建立两个阶段的专业临床咨询方案.rn 方法:共计5950例妇参与次研究,平均年龄30±5岁(23.1%≧35岁),采集孕妇外周血时平均孕周为19±4周.采取孕妇外周血5mL,提取血浆中的ff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来检测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或13-三体以及SCA的风险值.rn 结果:MPS技术检测发现33例性染色体异常,分别为XO 7例、47,XXX 14例、47,XXY 9例、47,XYY 3例。随后,33例高危孕妇均收到了第一阶段临床咨询方案,被告知:1)测试的局限性;2)是否获知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进一步信息;3)是否进行侵入性诊断。第一阶段临床咨询方案执行后,33例(100%)高危孕妇均选择要知晓此次检测结果。25例(75. 8%)高危孕妇进行有创产前诊断,13例测试结果与核型结果一致,其中XO 2例,47,XXX 7例,47,XXY 3例,47,XYY 1例:11例假阳性样本中,XO 3例、47,XXX 3例、47,XXY 4例、47,XYY 1例;1例XO样本因羊水过少而导致羊水穿刺术失败。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54.2%(13/24)。当侵入性诊断完成之后,向孕妇提供第二阶段遗传咨询,包括告知孕妇具体的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类型,以及解释病理发生机制,胎儿存活率,干预建议和各种妊娠选择及其后果等。第二阶段临床咨询方案执行后,13例测试结果与核型结果一致的样本中,7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6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后续追踪发现6名婴儿在出生时表型正常(无核型结果)。在11例假阳性样本中,1例XXX因为异常超声检查结果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1例XXX经自然分娩时因缺氧导致新生儿死亡,1例XXX经验证是来自母源性影响(母亲核型:47,XXX).1例XXY因21一三体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另外7例婴儿在出生时表型均正常。对于a例拒绝接受侵入性诊断的孕妇,经后续跟踪发现婴儿出生时表型均正常(1例X0,4例XXX,2例XXY,1例XYY)。5874例无创产前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受检者,均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监测人员在预产期后进行电话随访,共获得5466例反馈报告,随访率达到93. 1%e基于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NIPT技术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检出率为100%(13/13)(95%CI:75.29%,100%),假阳性率为0.18%(11/5937)(95%CI:O.10%,0.32%)。rn 结论: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对检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性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在早期妊娠中与常规产前筛查相结合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这一合作的光明前景。联合两个阶段的临床咨询方案后,可以更好的为高危孕妇做出临床决定时提供支持与帮助。
  • 摘要:目前辅助生殖技术(artificial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s)为不孕夫妇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殖医学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IVF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其适应症从最初的女性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扩展到男女各种因素引起的不孕.但是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增加了许多非生理性的操作,在生命形成最关键、最易受外界影响的时期即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对生殖过程进行干预,或多或少会对配子及胚胎发育生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可能在细胞裂解和胚胎发育过程中被稳定传递,从而影响到子代、甚至再下一代的健康.早年有研究表明ART的安全性,与自然妊娠出生的子代相比,ART子代并没有增加不良健康的风险。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排除多胎因素,ART子代中单胎出生的不良健康风险仍增加。同时有研究分析指出ART妊娠在多胎、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染色体异常甚至罕见遗传病等多方面都与自然妊娠存在差异,ART可能增加子代不良健康的风险。随着ART技术的发展,如促排卵药品工艺的改进和促排卵方案的改进,减少了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胚胎培养实验室条件的改进,胚胎移植技术的进步使单胚胎移植成功率提高,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了与之相关的妊娠并发症,减少早产及出生缺陷的风险。目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迅速,各省种地均建有不同规模的生殖医学中心。近年来,随着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渐下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等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种植前基因诊断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PGD技术是指从体外受精的胚胎中取1-2个细胞或者取卵细胞的第一极体在种植前进行基因分析,可用以鉴定胚胎性别,分析胚胎染色体,然后移植基因正常的胚胎,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因此移植前基因诊断技术作为保证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其实施的质量和妇女获得产前诊断的可能性得到我国政府的关注。而目前我国的产前诊断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如产前诊断收费定价太低,缺乏资金的支持,缺乏合格的专业人员,缺少临床及实验室的规范以及患者的教育不够等。经过多种因素分析,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前筛查为中孕期筛查,针对目前国内中孕期产前筛查方法,筛查指标和方案,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后续产前诊断技术力量不足的现状,在现有的条件下,应用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多中心研究,对广大孕妇群体进行有效的产前筛查,获得适合中国孕妇人群不同孕周的正常值范围,确定高危孕妇人群的切割值。统一筛查指标和方法,确定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的常见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综合方案,规范并推广中孕期筛查技术,优化并普及产前诊断适宜技术,及早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建立完整的先天性疾病的产前筛查和诊断体系。
  • 摘要:目的:Prader-Willi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是导致人类肥胖的最常见遗传性综合征之一,本研究对一例染色体平衡易位型PWS男性患儿进行细胞分子遗传学诊断并探讨其发病机制.rn  方法:1、染色体核型分析;2、MS-PCR检测患儿的DNA标本;3、MS-MLPA技术检测DNA样本。rn 结果:1、染色体核型分析: 该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5,XY,-5,-15,t(5,15)(q34q13),为染色体平衡易位.2、MS-PCR:正常对照可以扩增出父源、母源两个片段,分别为100 bp和174bp,阳性对照和患儿的扩增产物只有一条174 bp片段,未见100 bp片段,提示患儿存在父源基因缺失,因此这名患儿确诊为PWS.3,MS-MLPA:正常人特异性探针峰与内参信号峰值比在0.7-1.3之间,提示基因拷贝数无异常,酶切后峰值比酶切前减少一半;母源性单亲二体性所致的PWS患者基因拷贝数无异常,但酶切后的峰值与酶切前相同:患儿的特异性探针峰值与内参信号峰值比小于0.7,提示存在基因的缺失,且酶切后峰值保持不变,说明该患儿PWS的发病机制父源性的15q11~q13区域缺失。
  • 摘要:目的:分析一例宫内发育迟缓及唇腭裂胎儿的遗传学原因.rn 方法:采用CytoScanTM 750K Array芯片对胎儿羊水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CMA),检测DNA拷贝数变化。rn 结果:胎儿两条染色体存在大片段的重复和缺失:4q35.1-q35.2存在5.9Mb的片段拷贝数增加(arr[hg19]4q35.1q35.2(185,059,023-190,957,460)X3);13q32.1-q34存在19.78Mb的片段拷贝数缺失(arr[hg1g]13q32.1q34(95,327,546-115,107,733)Xl).rn 讨论:4q35.1-q35.2重复区域包含约40个基因,其中SLC25A4、TLR3、CYP4V2、KLKB1及F11均为关键致病基因,但是这些基因通常以缺失或点突变引起蛋白结构改变而致病,未见这些基因重复而致病的相关报道:13q32.t-q34缺失区域包含111个基因,其中涉及数个关键致病基因:ZIC2基因缺失将导致前脑无裂畸形;PCCA缺失将导致以酮症酸中毒、发育迟缓、EEG异常和骨质疏松症为特征的丙酸血症;FGF14缺失导致小脑萎缩症;COL4A1基因的缺失与孔洞脑畸形、血管病,肾病及动脉瘤等遗传病有关。另外,已有多篇报道证实胎儿携带的DNA大片段拷贝数改变可导致智力障碍,面容发育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等表型。此胎儿母亲此前已经有过两次不良妊娠史,第一胎为先天性心脏病,第二胎胚胎停育。推测胎儿父母一方染色体可能存在4号染色体与13号染色体的平衡易位,据此检测父母的基因组,发现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XX,t(4;13)(q35.1;q32.1)。rn 结论:染色体4q35.1-q35.2重复及13q32.1-q34缺失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唇聘裂等临床表型有关。CMA对不明原因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检测具有显著的优势。另外,建议胎儿父母进行染色体检查,以确定胎儿父母是否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
  • 摘要:目的:探讨多重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联合单体型分析在单基因病PGD/PGS中的应用.rn 方法:采用多重置换扩增技术对囊胚期胚胎活检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针对致病突变进行直接检测,并选择致病基因内部及两侧的STR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随后对非患病胚胎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rn 结果:进行了以下6种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临床应用:β-地中海贫血、成人型多囊肾、脊髓性肌萎缩症、亨廷顿舞蹈病、杜氏肌营养不良、耳聋.对上述6个家系共35个胚胎进行PGD/PGS,MDA扩增成功率为94.3%(33/35),后续PCR扩增效率为100%,等位基因脱扣率为0~33.3%,非患者胚胎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率为57.1%(12/21),总体诊断效率为100%(33/33).rn 结论:本研究成功运用多重置换扩增技术对6个不同单基因病家系进行了PGD/PGS检测.多重置换扩增技术提高了胚胎用于检测的核酸量,使联合进行单基因病PGD和PGS成为可能.单基因病PGD和PGS技术的结合可建立高效,准确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平台,有利于扩大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适应证.我们的研究提示对非患病胚胎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可为移植优质胚胎,提高妊娠成功率提供更多依据.
  • 摘要:目的:评价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临床实践价值.rn 方法:抽取7526例高危孕妇(包含高龄、筛查高风险等高危因素)外周血,富集血清中的胎儿游离DNA,进行NGS检测:平均孕周18.16周、平均年龄29.57岁、高龄(≥35岁)占21.53%.对于检测阳性的孕妇抽取羊水,经细胞培养后核型分析.对于检测阴性的孕妇行孕期超声筛查及出生结局随访,最后将NGS与核型分析、超声、出生结局综合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7526例NIPT共提示115例检测阳性(含T21、T18、T13和性染色体异常),占总检测数1.53%.检测阳性中,与核型/随访结果一致的真阳性病例有76例,占总检测数的1.01%、假阳性22例,占总检测数0.29%.rn 结论:(1)临床实践数据支持NIPT可作为所有年龄段的高危人群21,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二次筛查”方案。(2)NIPT检出的T13数据过少,有待进一步评估其检测性能。(3)NIPT检测性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仅50%,与T21,T18的检测效率有显著性差距,不建议将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检测作为NIPT必检项目。
  • 摘要:目的:诊断1例患有原发闭经和单侧混合生殖细胞瘤的46,XY女性患者的遗传病因,该患者双亲均不具有该病的任何临床特征。rn 方法:本研究通过目标区域捕获和基于新一代测序的平台分析,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目标区域包括300多个DSD相关的基因的外显子及及内含子邻近区域,共1.5Mbp.为验证NGS获得的结果,对患者及父母进行了候选突变的Sanger测序.rn 结果:在46,XY CGD相关的8个基因上,该患者中检出26个变异。过滤掉UTR、内含子上的突变及同义突变后,剩下5个突变。由于46, XY完全性腺发育不全的发病率是1: 20,000,因此在千人基因组数据库中频率)0.01的突变可以排除。最后,检出位于SRY基因WMG域的编码区230位的一个单核苷酸的插入突变,即(c.230es 231insA),该突变导致截短蛋白(p.Lys77fsX27)。该突变位于Y染色体的2655414位,有127个read:支持,在1092名对照人群的内部数据库中没有检出该突变。该突变没有在患者父亲检出,表明该突变是一个denovo突变。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突变,在患者及患者的父亲和弟弟中进行了Sanger测序验证,结果与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结果一致,患者表型正常的弟弟该位点为野生型。所有结果表明SRY基因上的新发突变很可能是导致该46,XY CGD的原因。rn 结论:对于高度遗传异质性疾病,新一代测序技术结合目标区域捕获技术是诊断该类疾病致病因素的最有效的途径。
  • 摘要:T,c.1586>A,c.214 G>A,c.1183C>G,c.1208A>G),未报道的新突变6种(c.145C>T,c.611A>G,c.676-677insA,c.1039G>A,c.1076A>G,c.1193G>A)。6例经治疗后康复,目前1岁2个月~14岁,1例为死亡后诊断。死亡患儿之母于第二次妊娠19周时接受产前诊断,羊水有机酸分析正常,羊水细胞IVD基因分析显示胎儿为c.158G>A杂合突变携带者,未患异戊酸尿症,生后尿液有机酸、血液酣酞肉碱分析结果正常,脐带血白细胞与羊水细胞IYD基因分析结果相同,验证了产前诊断结果。rn 结论:异戊酸尿症是少数可治疗的致死性有机酸尿症之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呕吐、酸中毒、发育落后及汗脚样体臭为主要特点,常于新生儿期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但是,合理的饮食与药物干预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新生儿筛查、高危筛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在先证者基因诊断明确的基础上,羊水细胞基因分析及羊水代谢物分析是本症产前诊断的可靠方法。">目的:异戊酸尿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IVD基因缺陷导致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引起异戊酸及其代谢产物蓄积.本文通过对7例轻重不同的异戊酸尿症的诊疗分析,探讨异戊酸尿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分子诊断,并对其中1家系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rn 方法:7例患儿中男2例、女5例,于25天~6岁因"意识障碍、呕吐"就诊,经尿液有机酸、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获得异戊酸尿症诊断,经IVD基因检测进一步确诊,治疗以左卡尼汀、甘氨酸、低蛋白饮食、祛亮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为主,并给予对症治疗.rn 结果:7例患儿于1天至2岁发病,25天至6岁时来院,主因“不明原因呕吐、嗜睡、昏迷”就诊,发现汗脚样体臭及代谢性酸中毒。其中4例为新生儿早期发病,3例为幼儿期发病。1例患儿伴发育落后,检查例伴随白细胞减少症、红细胞减少症或全血细胞减少症。7例患儿血液异戊酞肉碱显着增高(3.2~20.7umol/L,正常值<0.5μmol/L),尿液异戊酞甘氨酸浓度显着增高(258.3~4648.86mmol/mmol肌配,正常值<0.4mmol/mmol肌酐)。7例患儿IVD共检出11种突变,其中己知突变5种(c.157C>T,c.1586>A,c.214 G>A,c.1183C>G,c.1208A>G),未报道的新突变6种(c.145C>T,c.611A>G,c.676-677insA,c.1039G>A,c.1076A>G,c.1193G>A)。6例经治疗后康复,目前1岁2个月~14岁,1例为死亡后诊断。死亡患儿之母于第二次妊娠19周时接受产前诊断,羊水有机酸分析正常,羊水细胞IVD基因分析显示胎儿为c.158G>A杂合突变携带者,未患异戊酸尿症,生后尿液有机酸、血液酣酞肉碱分析结果正常,脐带血白细胞与羊水细胞IYD基因分析结果相同,验证了产前诊断结果。rn 结论:异戊酸尿症是少数可治疗的致死性有机酸尿症之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呕吐、酸中毒、发育落后及汗脚样体臭为主要特点,常于新生儿期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但是,合理的饮食与药物干预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新生儿筛查、高危筛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在先证者基因诊断明确的基础上,羊水细胞基因分析及羊水代谢物分析是本症产前诊断的可靠方法。
  •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一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伴鱼鳞病的男性患儿进行病因学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病因进行探讨.rn 方法:应用DNA序列分析对UGT1A1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利用DNA实时荧光定量PCR(DNA Real TimeQuantitative PCR)验证UGT1A1基因和STS基因的拷贝数情况,通过SNP基因芯片(Human CytoSnp-12 DNAAnalysis BeadChip,川umina)分析UGT1A1基因和STS基因的邻近基因缺失情况,以及病例随访和家系成员调查。rn 结果:①ODNA序列分析结果提示患儿为UGT1A1基因c.1253deIT(p.Met418ArgfsXS)的纯合突变个体,父亲为该突变杂合子,而母亲未携带该突变基因。②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患儿及其母亲的UGT1A1基因为单拷贝,父亲为该基因的双拷贝。患儿STS基因拷贝数为0,母亲为单拷贝。③SNP芯片分析结果提示,患儿存在2条染色体的缺失:一个为Zq37.1区域的374kb微缺失(包含UGT1A1基因),另一个为Xp22.31区域的1.68Mb缺失(包含STS基因),SNP芯片也证实患儿母亲存在这2个DNA片段缺失。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rn 结论:在单基因病遗传学分析中需要注意基因组大片段的缺失,SNP芯片技术是检测缺失的一种有效检测方法。两种单基因病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的现象极为罕见,本病例的基因确诊将有助于该家系成员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摘要:目的:探讨PK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此类罕见染色体疾病的认识和并结合文献回顾探讨联合多种分析手段检出PK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rn 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并提取外周血gDNA,通过SNP array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皮肤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外周血间期FISH来确诊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rn 结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为46,XY,父母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SNP-array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发现患儿12号染色体短臂重复,外周血间期核FISH结果为nucish(RP11-104B5,RP11-956A19)×4[19/100];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染色体G显带,确定核型为47,XY,+i(12)(p1 0)[44]/46,XY[56],综合上述结果考虑为PKS综合症.rn 结论:通过结合临床特征、SNP array、皮肤成纤维细胞核型分析和FISH可有效进行PKS综合征诊断.
  • 摘要:目的:探索使用DNA测序对河南省一个5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核性白内障家系候选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rn 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择国内外已报道的与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发生相关的4个晶状体蛋白基因(CRYBA1/A3、CRYBB1、CRYBB2和CRYGD)为候选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候选基因外显子及其旁侧非编码区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寻找突变位点.孕早期绒毛取样对一名高危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rn 结果:该家系中先证者及患者CRYBB1基因第4外显子发生c.387C>A杂合突变,导致其编码的晶状体βB1蛋白第129位氨基酸由丝氨酸转变为精氨酸(p.S129R).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未携带该突变,出生后随访证实为一健康个体.rn 结论:CRYBB1基因c.387C>A(p.S129R)突变为该核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突变,本研究完成了国内首例CRYBB1基因突变所致核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产前基因诊断.
  • 摘要: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广东省生育人群α地贫的基因携带率为12.96%,β地贫的基因携带率为4.51%。重型α地贫胎儿,又称Bart's水肿胎,多于怀孕晚期死于宫内,即使能怀孕至足月,也多于出生后数分钟内死亡,而且孕妇常合并妊高征,胎盘早剥,子痈抽搐,产时或产后大出血等产科危重并发症。重型β地贫患儿多于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发病,表现为进行性溶血性贫血,需要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由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多于青少年期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进行产前诊断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是目前降低出生缺陷、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手段。对2010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医学遗传中心4504例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前基因诊断取材,根据孕周的不同于11-14周行绒毛穿刺活检,16周之后行羊水穿刺或脐带血穿刺。应用复合荧光标记STR-PCR方法排除绒毛、羊水和脐血样本母体组织的污染,排除母体组织污染之后才能进行基因诊断。对α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采取裂隙PCR以及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方法,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采取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方法,若夫妇一方携带少见突变则加用DNA测序方法。在3218例α地贫产前基因诊断病例中共检测出588例水肿胎,209例血红蛋白H病,其中缺失型血红蛋白H病169例,非缺失型血红蛋白H病40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方为α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异常血红蛋白,产前诊断结果为异常血红蛋白合并东南亚型α地贫。1286例β地贫产前基因诊断病例中共检测到274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60例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有3对夫妇其中一方β地贫基因为罕见突变,产前诊断需要DNA测序完成,测序结果检测到一例IVS-Ⅱ-2(delete T)突变携带胎儿和一例CD6(G→A)突变携带胎儿。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有效减少了水肿胎和重型β地贫患儿的出生,对于优生优育、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质量控制是实验室检测的灵魂,要从试剂的验收、家系标本的收集、母血污染鉴定、双人平行独立检测、双平台验证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期待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 摘要:目的:分析64例中国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患者ATP7B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频率,为WD基因诊断策略提供依据.rn 方法:提取64例WD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ATP7B基因21个外显子及旁侧内含子区域,Sanger法直接测序检测扩增产物,确定ATP7B基因突变,对基因突变的分布进行分析。rn 结果:64例WD患者ATP7B基因序列分析检测到103个突变等位基因,突变检测率为80.47%,其中纯合突变4例(6.25%,其中1例为纯合突变伴1个杂合突变),复合杂合突变42例(65.63%),杂合突变10例(15.63%),另外8例(12.50%)未检测到突变位点。共检测到36种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20例(55.56%),移码突变7例(19.44%),无义突变6例(16.67%).剪接突变3例(8.33%).13种为新突变(p.Q56X,p.K324X,p.E332X,p.A468GfsX33,p.R483SfsX20,p.Q717X,p.T865SOSX3,p.S932P,p.G1006D,p.K1010E,c3903+5G>A,p.I1336YfsX57和pL1395PfsXl4).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外显子8、11、12、13、16和18上,在这6个外显子共检测到88个(85.42%)突变等位基因。其中,p.R778L(3204%),p.A874V(1262%)和p.P992L(7.77%)是中国人中ATP7B基因突变的3个热点。rn 结论:中国WD患者ATP7B基因常见突变为p.R778L,p.A874V和p.P992L。进行WD患者ATP7B基因诊断时,可优先检测外显子8、11、12、13、16和18。
  • 摘要:本文分析造成我国临床遗传服务滞后的原因,一是医学教育中医学遗传学的缺位,相关知识的科学普及不够,使得卫生工作者对遗传病缺乏了解,更不用说普通民众,影响了现有的服务的可获得性;二是管理部门的认识不到位,尚未充分认识到临床遗传服务的重要性,缺乏投入,使得我国临床遗传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一些根本性或体制性问题尚未解决.
  • 摘要:本文叙述了医学遗传学的伦理学原则包括自主、有力、无害、正义。分析医学遗传学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学规制,并以《母婴保健法》为例因违背伦理学原则,在国外引起抵制。着重介绍了遗传学服务中的伦理学原则:自主原则无伤害原则,正义即公平的原则。
  • 摘要:本文拟就庞贝病在分子遗传和治疗上取得的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分子遗传学中GAA基因结构与功能、GAA基因突变与频率分布、GAA基因突变与生物学效应、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目前,对庞贝病的治疗主张多学科协作,包括对症治疗、支持治疗、饮食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疏导、言语训练和作业疗法等:在预防方面,采用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中的诊断意义.rn 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产前诊断的141例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脐带穿刺78例,羊膜腔穿刺63例,同时进行SNP array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rn 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率为6.4%,SNP array异常率为11.3%,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异常率12.1%,两种检测技术检测出的异常核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病例1、3、4、18是较严重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结合临床诊断,畸形胎儿终止了妊娠.病例5、7、9、10伴有2Mb左右的小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并且都伴有B超异常,例如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宫内发育迟缓,但该区域遗传物质改变与疾病关系不明确,没有相应的文献报道,尚不能确定这些区域改变与病例5、7、9、10的B超异常的关系。病例11,是由于不良孕产史入组的,目前尚没有其他临床异常表现,该区域的单亲二倍体也没有疾病报道,因此该病例在继续妊娠中,将在后续研究中继续观察。病例2、6、13、14、16为常见染色体病,已引产。rn 结论:两种分析技术对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SNP array技术能有效提高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检出率。
  • 摘要:目的: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型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对于一些不明原因智力发育迟缓、多发畸形的患儿,芯片检测的阳性率要比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阳性率高.应用该技术对62例B超提示发育异常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6例、单脐动脉4例、多发畸形20例、多囊肾2例、颅脑发育异常3例、唇腭裂3例、其它异常14例)取脐血进行检测,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临床遗传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rn 方法:对孕中期系统B超提示胎儿发育异常就诊的62例孕妇,取脐血进行培养、染色体分析并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SNP分型芯片检测.rn 结果:62例B超异常胎儿,G显带核型异常2例,其余均正常。芯片共检测出染色体微缺失或重复13例(20.9%)(先天性心脏病4例。多发畸形6例,多囊肾、短肢畸形、胎儿水肿各1例)。rn 讨论:染色体结构异常(缺失、重复、易位、倒位染色体)及数目异常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畸形、流产、死胎的重要原因。以往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染色体核型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G显带技术主要依靠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来判断,对于<5M的染色体结构变化无法检出。FISH需要事先了解染色体可能存在的异常,每次只能对几个染色体异常位点进行检测。2010年美国医学遗传协会公布指南,将基因芯片定为不明原因智力落后,多发畸形不能确诊的综合征、孤独症、发育迟缓的一线首选检测技术。全基因组芯片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对于一些不明原因智力落后、多发畸形的患儿,芯片检测无疑可以弥补传统检测手段的不足。我们运用全基因组SNP分型芯片对62例B超异常的胎儿脐血标本进行检测。异常13例,其中16例先天性心脏病标本中检测到异常4例:多发畸形22例,检测到异常6例;多囊肾、短肢畸形、胎儿水肿各检出异常1例。其中1例B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脐血穿刺后培养,G显带提示18P,基因芯片检测验证了这一结果,18p11.2-11.32区域存在14.34Mbp缺失。而对于B超提示涉及多个组织或器官畸形的标本,G显带核型均正常,利用芯片技术共检测出6例(27.3%)染色体亚微结构的异常。由此可见,对传统细胞遗传学技术检测结果正常而表型异常的患儿,非常有必要利用高分辨率的全基因组芯片技术进行新的研究。在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中,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有较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与其它传统的遗传学检测技术手段相比,Array SNP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等优点。不过,Array SNP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不能检测出平衡易位,相对成本较高,某些异常的临床意义尚难以确定,需要积累数据。但是,全基因组芯片技术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进先天性疾病研究及产前诊断的发展。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技术诊断7p15.3p22.1微缺失,并分析其临床表现与7p15.3p22.1缺失的相关性.rn 方法:对1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新生儿采用array-CGH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CNVs)分析.rn 结果:array-CGH检测发现患儿7p15.3 p22.1片段缺失,位于chr7:6777262_23981753,经与数据库比对为致病性染色体片段缺失.7p15.3p21.3区域包括多个OMIM (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列举的致病基因,通过对致病基因的研究发现,区域内TWIST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Saethre-Chotzen综合征(Saethre-Chotzen syndrome,SCS)又称为尖头并指综合征Ⅲ型(acrocephalosyndactylyⅢ,ACSⅢ),该病是以颅面部异常和四肢畸形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WIST1基因位于7p21.3,本例新生儿的染色体7p15.3p22.1区段缺失,缺失范围包含7p21.3,体格检查发现有颜面部异常及并趾畸形表型,推测与TWIST1基因的突变有关.另外有研究证实,区域内的ICA1和NXPH1这两个基因与孤独症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易感性有关,ICA1和NXPH1均位于7p21.3.孤独症是多基因疾病,目前的研究对于候选基因的数目和界定仍不清楚.本研究中的患几年龄太小,仅三天大,患儿是否会表现出孤独症症状是未知的,无法对患儿进行细致的基因型-表型分析.rn 结论:array-CGH可以作为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的有益补充应用于临床细胞遗传诊断中.
  • 摘要:本文收集了1个散发和5个家族性ADPKD病例。获知情同意后抽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经Covaris S2超声破碎仪打断至200~300bp,连接至Illumina标准接头,用个体识别标签(8bp)引物进行几轮PCR扩增制备文库,和特定基因组合捕获芯片(Nimblegen 2.1M,包括PKD1和PKD2在内共222基因全部编码区外显子捕获探针)杂交富集目标基因区域,通过HiSeq2000(Illumina)系统进行高通量平行测序。测序读取的90 by短序列经BWA(Burrows Wheeler Aligner)软件包与PKD1和PKD2的参考序列(PKD1:NG_008617.1,NM_001009944.2;PKD2:NG-008604,NM_000297.3)排序E上对,应用SOAPsnp和GATK Indel软件分别对单核普酸多态性(CSNP)位点和小的插入和缺失(Indel)进行数据分析。候选变异通过PCR-Sanger测序验证并分析其致病性。在5个先证者的PKD1基因中分别检出一个可疑突变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除p. Y3781X外的其它5个变异均为我们实验室首次发现。突变后果分析表明两个无义突变(c.11343C>G,p.Y3781X和c.12366G>A,p.W4122X)和两个移码突变(c.2096_2097insG,p.Va1700G1yfsX14和c.10966de1C,p.Leu3656TrpfsX28)造成了蛋白翻译的提前终止,在其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确定为致病突变。c.3955G>A(p.G1319R)突变患者的父母表型正常,无相同改变,为新生突变。在华大基因455位正常国人无关个体的测序数据库(BGI dbSNP)中未收录有同样SNP;蛋自质保守性分析显示p.G1y1319位点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位于PKD的重要结构域,是蛋白互作过程中可能的配体结合位点。突变造成精氨酸(R,长链碱性)取代了甘氨酸((G,短链中性),可能较大地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经SIFT及PolyPhen-2在线预测工具判定为有害突变。以上证据均支持p.G1319R为致病突变。在1个家族性病例未能检测到有意义的致病突变,只检测到2个错义改变,c.2039A>T(p.Y680F,rs370141157)和c.7259C>T(p.T2420I)。家系分析显示,c.2039A>T (p.Y680F,rs370141157)来自母亲,并与所有患者成员共分离,但BGI dbSNP数据库显示在中国人中c.2039.A>T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0368,应为多态性位点。c.7259C>T突变来自先证者表型正常的父亲,因而排除其为致病突变。在BGI dbSNP数据库中未收录,定义为罕见的多态性改变。同时进化保守性分析显示p.Y680和p.T2420在多个物种中可变,SIFT预测为功能耐受(tolerated),进一步支持这两个变异均为非致病多态性改变。在APKD致病基因检测中,我们制定了突变检测策略:当二代测序未能发现PKD1和PKD2基因突变时,对测序深度<8的外显子1, 2和3区域进行Sanger测序,弥补NGS的不足,以实现对PKD1和PKD2基因的全部编码外显子区域全覆盖。针对PKD1基因多拷贝区的突变,采用短片段PKD1特异扩增Sanger测序.利用公用和本地SNP数据库的频率信息评估突变的致病性,可省去实验室检为新变异进行群体分析,简化了ADPKD基因诊断程序。本研究检出的新突变补充了PKD1突变基因数据库,并可为受累家系成员的临床诊断和生育遗传咨询提供直接帮助。
  • 摘要:杜氏/贝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可分为两种类型,即DMD和BMD.DMD这是最常见致死性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以进行性肌萎缩无力伴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为主要典型临床特征.约75%DMD患者存在一个或多个外显子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剩余约25%被认为存在微小突变,包括点突变、小的插入缺失、复杂的微小重排等.在多数情况下,微小突变会导致翻译的提前终止,形成功能不全的截短蛋白,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将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应用于DMD/BMD的分子诊断.对来自18个家庭临床上怀疑为DMD的患者进行了MLPA分析,在6个患者的DMD基因中检测出1至多个外显子缺失(其中2例为新生突变),1例为外显子重复突变.应用MLPA对两个DMD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了产前分子诊断,结果在其中一个胎儿的DMD基因中检测到与先证者一样的缺失突变,而另一个未测到与先证者一样的突变。对一具有典型DMD/BMD的临床表现,但MLPA未检测到DMD基因外显子缺失(或重复)的患者,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其外显子组进行序列测定。在其DAD基因上发现一个突变:X_31950196_C/G,并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了这一突变。该突变位于DMII基因的关键剪接供体位点上,可能会影响所在内含子的识别和剪接。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这突变进行预测,发现该突变点所在的5’端剪接供体位点失效了,并可能导致剪接方式的改变。为进一步研究这一突变的致病机制,利用杂种小基因剪接试验(hybrid minigene splicing assay,HMSA),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病人和正常人DAB基因中该突变相关位置可变剪接的变化情况。将与该突变相关的侧翼序列插入到pcDNATM3.1/Hygro (+)载体中,并瞬时转染HeLa细胞,取其总RNA,采用RT-PCR技术分析可变剪接产物的表达情况。与正常对照相比,RT-PCR产物的序列测定显示:病人由于突变导致其剪接位点散失,产生两种转录产物:一种是相应内含子保留,为主要产物;另外一种利用相应替代性剪接供体位点。这两种情况与在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结果相符。两种转录产物在翻译时其相应肤链C端氨基酸序列有所改变、终止密码提前出现,不能形成具有功能的蛋白质。
  • 摘要:线粒体病是一种严重的多基因遗传病,目前,线粒体内多数蛋白功能尚不明确,一些蛋白是否定位于线粒体亦存在争论,阐述线粒体病发生的基因机制极为困难.线粒体病病因复杂,约有25%的线粒体患者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发病,75%为不同的核基因缺陷所致,因此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和遗传方式.国际上认为1500余种核基因与线粒体病相关,通过高通量基因筛查,部分患儿可找到其致病基因,显着提高病因诊断率.目前,国外已报道多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筛查出的致病核基因突变,其中不乏尚未被研究的新基因.本文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分别对已确诊呼吸链酶复合物缺陷的患者进行线粒体基因及1100种核基因筛查,进行病因学研究.课题组选取病情严重的125例线粒体呼吸链酶缺陷的线粒体病患者。其中复合物Ⅰ缺陷76例,复合物Ⅱ缺陷2例,复合物Ⅲ缺陷4例,复合物Ⅳ缺陷8例,复合物Ⅴ缺陷8例,联合缺陷27例。通过线粒体DNA测序分析,确认13例患者存在线粒体。NA致病突变。对112例线粒体DNA无明确致病突变的患者进行了1100种核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域的高通量筛查,32例(28.5% )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核基因突变。已知的基因突变为:SURF1(6例),PDHA1(5例),AIFMl(2例),BSC1L、POLG1、FOXREDI、ETHE1、SUCLGl、ETFDH, GFM1、NDUFAIO、ACAD9、HIBCH、NUBPL、AARS2、DGUOK和VARS2各1例。另有5位患者存在4种未报道过的新基因突变。结果表明,第二代基因测序是一种先进的,可以提高线粒体病的诊断率的分析方法,可寻找致病基因,协助产前诊断。但同时应注意排除基因筛查的假阳性结果,应当分别从家系、临床特征、SNP位点以及相应的蛋白活性分析进行假阳性结果的排除。
  • 摘要:目的:目前存在的多种检测早孕期自然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的技术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rn 材料与方法:收集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2014年4月至2014年7月的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179例,用QIAGEN试剂盒提取绒毛组织基因组DNA,之后应用MLPA技术与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染色体异常者应用相应的探针经FISH技术进行验证,染色体正常者经应用18、X/Y探针经FISH技术检测多倍体.比较MLPA与CGH技术分别结合FISH检测策略的成功率,准确率,耗费时间及成本等方面.rn 结果:MLPA技术和CGH技术分析标本的成功率分别为98.88%(177/179)和100%(179/179):经FISH技术验证后,发现自然流产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率为52.51%(94/179),MLPA技术和CGH技术的准确率分别为99.44%(178/179)和97.21%(174/179)无显着性差异;但MLPA技术与CGH技术相比有明显的时间优势和成本优势。rn 结论:MLPA技术检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的绒毛染色体,与其它技术相比,具有高成功率和准确率,耗时少及成本低等优点,结合FISH技术,是一种高性价比的检测策略。
  • 摘要:目的:遗传代谢性疾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功能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迄今发现的遗传代谢疾病已经超过1000种.包括代谢大分子类疾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线粒体病等;代谢小分子类疾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代谢病和脂肪酸代谢病等.多为单基因遗传病,一部分病因由基因遗传导致,一部分为后天基因突变造成.IMD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随年龄、性别不同而有差异,有些疾病在新生儿早期(如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病,部分疾病却可能在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发病.IMD单一病种发病率较低,每种疾病可属少见病或罕见病,但因病种繁多,综合患病率并不低。本实验室通过对临床诊断的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遗传学分析,探讨基因诊断在不同类型的遗传性代谢病中的检测应用情况,为临床确诊疾病类型,确定治疗方案和遗传学咨询提供重要的依据。rn 方法:对临床诊断的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经知情同意后采集患儿及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分别针对相应致病基因设计引物,扩增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部分,应用PCR及测序技术对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并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对100名正常人进行该位点突变分析。rn 结果:共对18个家系及6名散发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进行了相关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共涉及11种疾病。其中氨基酸代谢病4种:包括尿黑酸血症1例、同型半肤氨酸血症2例、异戊酸血症1例和瓜氨酸血症.型1例,3例检测出致病基因突变(<60%),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2种。有机酸代谢病3种,包括丙酸血症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4例和甲基丙二酸血症伴同型半肌氨酸血症11例,均检测出相应致病基因突变(1000.6),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4种。脂肪酸代谢病2种:中链酞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和多种酞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均检测出致病基因突变(100,发现2种国际上尚未报到的突变。此外还有溶酶体贮积症和其它遗传代谢性疾病2例,未发现致病基因突变。rn 结论: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儿致病基因突变多从父母遗传获得,后天新生基因突变较少。遗传代谢性疾病基因诊断阳性率较高(91.7%),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可确定的致病基因缺陷,对临床确诊、分型、治疗及发病前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遗传学咨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男性患者。结婚2年,妻子未怀孕.夫妻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无有害物质及放射性接触史.患者表型、智力正常,精液常规检查提示少精.性激素水平正常,第二性征发育良好.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夫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镜下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6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Y,t(X.22)(Xpter→Xq13::22q11.2→22qter;22pter→22q11.2::Xq13→Xqter)。妻子妇科检查及染色体核型均正常.家系调查:患者有4个兄妹,均已婚且正常生育.父母无异常妊娠生育史.父母和家中其他成员均拒绝接受染色体检查.讨论:染色体平衡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一种。46,Y,t(X;22) (q13;q11.2)异常核型尚未见文献报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产生大量不平衡配子,可导致流产、死胎、畸胎、不育等。经文献检索发现,除16号染色体未见报道外,其余23条染色体均有平衡易位与男性不育的病例报道,可能是由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易位,破坏了该区域结构的完整性,使调节精子生成的基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造成患者干精、少精.而导致不育。本例患者存在少精症,有待运用分子遗传学方法进一步探索其不育机理。
  •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北京地区高危婴幼儿遗传性代谢疾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的发病率、病种及临床表现.rn 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y,GC-MS),对2012.6-2013.5期间来自本院病房和门诊具有代谢紊乱相关征兆的436例高危婴幼儿进行尿液GC-MS检测和数据分析.rn 结果:在436例高危婴幼儿进行尿液GC-MS检测和分析,检测出代谢异常279例(64.0%),其中确诊IMD病例19例(4.4%),疑似IMD 22例(5.0%).IMD病例中有甲基丙二酸血症15例,丙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尿素循环异常和焦谷氨酸尿症各1例.本院医生建议,确诊为IMD的患儿到专门的遗传门诊进行治疗和随访.对尿素循环异常的患儿进行基因分析,确诊为鸟氨酸转氨酶缺乏症,确诊前已经死亡。疑似IMD的22例,包括乳酸血症13例,原发性甘油尿症5例,脂肪酸代谢异常4例,Citrin缺陷症、酪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3-甲基巴豆酞辅酶A梭化酶缺乏症、枫糖尿症各1例,需结合临床表现、串联质谱检测及基因分析确诊。其他代谢异常238例(54.6%)表现为尿乳酸、蔗糖、乳糖、半乳糖、N-乙酞酪氨酸、琥珀酸、双羧酸水平增高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比例异常等。rn 结论: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北京地区高危婴幼儿最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病,对临床表现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患儿应尽早进行GC-MS检测,以便早期诊断和干预,必要时联合应用串联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诊断。我院儿科门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开展专门的遗传门诊,以方便代谢异常患儿的治疗和随访。
  • 摘要:目的:据WHO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育龄夫妇受不育或不孕症困扰,其中男性不育占一半以上.导致男性不育的病因复杂多变,据相关文献报道染色体异常和AZF基因微缺失引起精子发育障碍而导致的不育约占所有病因的30%,是目前关注和研究最多的高危因素之一.通过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AZF基因微缺失检测,探讨两者与临床不育症之间的关系,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遗传学信息,减少通过IVF/ICSI将遗传缺陷垂直传递给男性后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n 方法:运用G显带技术分析外周血染色体核型,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Y染色体AZFa、b、c和d区15个序列标签位点基因进行微缺失检测.rn 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415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6例,异常率6.3%,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3例,均为47,XXY克氏综合征,Y染色体多态性12例,46,X,小Y6例,46,X,Yq-4例,46,X,inv(Y)2例,性征发育异常1例,核型为46,XX.目前国内外有关男性不育症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报道在2.2%~48.3%之间,本研究中发现染色体异常率为6.30,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克氏综合征共13例,占染色体异常总数的50%,这与多数学者研究的结果相一致。据相关文献报道,在男性原发不育患者中,约3%-15%存在Y染色体的AZF基因微缺失,是原发不育患者的重要遗传学病因之一,本研究共检出AZF基因微缺失24例,总缺失率5.8%,与文献报道相符。其中AZFa区单独缺失1例,占4.2%;AZFa+b区联合缺失2例,占8.3%;AZFb+c+d区联合缺失4例,占16.7%;AZFc区单独缺失2例,占8.3%;AZFc+d区联合缺失12例,占50%.AZFa+b+c十d区全部缺失3例,占12.5%。缺失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ZFc区21例,AZFd区19例,AZFb区7例,AZFa区6例。rn 结论:因染色体异常或AZF基因微缺失所导致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是IVF或ICSI,由于这两项技术都是体外人为千预下受精,尤其是ICSI不可避免的逃避了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使带有遗传缺陷的配子受孕机率明显增大,导致后代先天带有同样的遗传缺陷,降低了人口出生质量。若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AZF基因微缺失检测,选择IVF/ICSI治疗的夫妇,移植前可利用FISH技术选择性的植入正常女性胚胎,可有效的切断这种遗传缺陷的垂直传播。临床工作中对男性不育患者除进行常规生殖医学方面的检查外,若同时对染色体及AZ「基因微缺失进行检测,将其与传统不育症检查结合起来,进行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学分析以及为临床诊断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显著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病痛及经济压力,具有很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 摘要:目的:通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可能出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病例提供可靠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为家长提供能够及时做出终止妊娠选择的依据,对于减少或避免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n 方法:2411例妊娠17~26周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rn 结果:2411例标本一次性培养成功2391例,培养成功率为99.2%.共检出异常核型93例,异常率为3.89%,其中21-三体40例,18-三体11例,其他异常核型42例.rn 结论:本研究2411例标本一次培养成功2391例,培养成功率为99.2%,确诊21-三体40例,18-三体11例,孕妇经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后均选择终止妊娠。孕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孕妇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考虑与环境因素如化学污染,放射线污染,妊娠期病毒感染,生活方式改变等有关。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高,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对每例孕妇进行产筛,对指标异常的孕妇行羊水产前诊断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有产筛指标异常的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还能避免医务工作的盲目性,积极主动地避免染色体异常儿出生,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龄孕妇(孕妇年龄)35岁者)占所有接受穿刺的孕妇27.27%,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14%。三体综合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龄孕妇的卵巢逐渐老化,生殖细胞和受精卵在减数分裂时容易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结果。在高龄组中异常核型的检出率与筛查高风险组的检出率近似,故高龄孕妇应作为产前诊断的重要对象之一。B超提示胎儿外观异常、心室内异常回声、孕14周前颈部透明层增厚、肠回声增强、以及羊水过多、过少等均有可能是胎儿染色体有异常的表现。本研究结果中的18-三体均于超声下发现异常,而21-三体多表现为宫内发育迟缓,超声下缺乏较为明显的特征,应予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给予明确诊断。在2391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中,检出124例染色体多态性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属遗传多态性改变,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但有学者认为这些变异受环境或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诱发异常,因此对产前诊断检出的这些病例,最好对其父母做染色体检查,以确定其变异是否来源与双亲。综上所述,羊水细胞学检查作为一项产前诊断技术对于指导优生优育,降低缺陷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易位早见报道.X染色体和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和Y染体交换发生在远端的拟常染色体区域,PAR1和PAR2区.然而一些异常的重组发生会导致Xp;Yq易位,Xp;Yq易位的男性患者临床症状较严重,女性患者症状较轻,有的甚至没有症状.本文就一个46,Y,t(X;Y)(p22.3;q 11.2)mar的家系,通过进一步SNP芯片验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探讨,并对胎儿经行产前诊断和妊娠结局指导.rn 方法:就诊者女性,32岁,表型无异常,孕20周,因染色体异常就诊,要求进行羊水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既往自然流产1次,剖宫产一男孩,现5岁,诊断为脑瘫,核磁共振提示双侧脑白质受损.外生殖器发育,隐睾已行手术.其它未见异常.取孕妇及先证者外周血进行G显带及C显带核型分析.同时提取孕妇DNA经行全基因组SNP芯片检测.rn 结果:G显带及C显带技术均显示孕妇及先证者衍生X染色体Xp22.3及远端区域深染。SN芯片P验证存在Yq11.22-Yq11.23的重复(大小为13M左右)和Xp22.31-Xp22.33的缺失(7.6M左右)。rn 讨论:Xp22.3和Yq11.2上的一些高度同源序列已经被鉴定,Xp22.3包括:DXS31,VQC-A,STS,VCX-B7/B,VCX-C,KAL-X,DX5143和DX5404,Yq11.2包括:DY5270,DYSll,DY5148,DYS273,KAL-Y,DY5278和DYS246.本文病例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断点包含在以上区域中。Xp22.31-Xp22.33长约7.6M左右的缺失区域中的基因有:xG,GYG2,ARSD,ARSE,ARSH,ARSF,MXRAS,PRKx,NLGN4X,VCX3A,HDHDIA和STS.ARSE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蛋白,它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点状软骨发育不良;STS的缺失导致出族硫酸酷酶的缺乏而引起X-连锁鱼鳞病:NLGN4X和VCX3A与智力低下相关。在Xp;Yq易位的男性患者中,常有以下临床症状:身材矮小症、软骨发育不全、智力低下以及全身或部分皮肤的鱼鳞病。也有文献报道一些患者还伴随有面部的畸形:面部肌张力减退、头发稀少、眼距宽、鼻梁塌陷等。本例男性患者除了智力发育障碍、脑瘫之外,还患有隐辜症。与男性患者的性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Xp;Yq易位的女性患者,智力正常,性腺发育正常。可能是由于重复的Yq染色体区域基因补偿了缺失的同源的Xp区域的基因。也可能与X染色体的失活机制有关。在少数X与Y易位的女性患者中,存在衍生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的倾斜的X失活机制。只有当x的失活模式呈现随机失活时,重复的Yq的基因才能表达,从而补偿缺失的XP上的基因。可见,Xp;Yq易位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症状的轻重除了与Xp缺失的范围以及Yq的断点相关,还与X染色体的失活机制有密切的关系。
  • 摘要:目的:通过计算无创产前检测胎儿21、18及13三体综合征检测的准确度而评估NIPT在非高风险人群临床检测表现.rn 对象与方法:对重庆西南医院开展的NIPT获得的数据进行回顾行分析,对21-三体、18三体及13三体检测准确度进行评估.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重庆西南医院对12, 460例孕妇的外周血样本进行了NIPT检测(包括单胎妊娠12209例,双胎妊娠244例,检测失败7例),检测样本接收条件为:⑴年龄大于18岁;⑵活产单/双胎;⑶检测孕周为9-28周。对每位受检者抽取5m1外周血,由深圳华大基因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所有接受该项检测的孕妇都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从样本接收到发送报告整个过程己建立完善而全面的质控体系,所有分子检测及步骤都符合ISO/IEC 1702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的临床实验室标准操作。rn 结果: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共有12460名孕妇接受NIPT检测,有7例样本检测失败,失败率为0.O6%,平均检测周期为11-15天(包括样本运输时间)。2.1检测人群基本信息如下:12453名检测孕妇中12209例为单胎妊娠,244例为双胎妊娠,双胎样本中78(32%)例为IVF样本。年龄分布为18-49岁,271(74.5%)名受检者年龄小于35岁。约50%检测者在抽取外周血进行检测时的孕周为中孕周(17-20周)。45.9%检测者在接受NIPT检测前己进行过早孕周或中孕周血清学筛查,在总人群中34.8%(4336/12453)为筛查高风险,1384名(11.1%)受检者为低风险人群.6733名(54%)受检者为普通风险人群。2.2检测结果后续跟踪:对NIPT检测结果为高风险者进一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随访妊娠结局,评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21-三体、18三体及13三体敏感性和特异性。NIPT检测显示21-三体高风险74例(62例有验证结果),18-三体高风险13例(11例有验证结果),13三体高风险8例(C6例有验证结果),阳性率为0.76%。此外,还发现X单体28例(20例有验证结果),X三体23例(19例有验证结果),XXY综合征18例(12例有验证结果),XYY综合征11例((7例有验证结果),阳性率增加0.64%,NIPT检出80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样本中,32例有血清学筛查结果,其中68.8%(22/32)为筛查高风险。在244例双胎检测样本中,NIPT检测发现21-三体综合征3例(均有核型验证结果),13-三体综合征1例(有核型验证结果)。在无创产前检测12278例结果为低风险样本中,8569出生随访结果中没有漏诊案例。2.3检测准确度评估:基于79例核型验证结果及8569例出生随访结果对NIPT检测胎儿21,18及13三体综合征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如下:21-三体综合征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9.88%和100%; 18-三体综合征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9.94%和100%;13-三体综合征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9.95%和100%。rn 结论:本文对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开展的NIPT检测样本进行大样本回顾性分析,基于12453例结果证明NIPT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临床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非高风险人群一线筛查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引起稽留流产或死胎的遗传因素,了解常见几种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流产的比例,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医学指导.rn 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采用13、16、18、21、22常染色体计数探针及X、Y性染色体计数探针,针对847例流产物绒毛组织进行检测.rn 结果:827例标本检测成功,失败20例.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325例(39.3%).染色体数目异常中最常见的是16-三莞体有84例(25.8%),X单体64例(19.7%),三倍体56例(17.2%),22三体48例(14.8%),21三体21例(6.5%),13三体18例(5.5%),四倍体16例(4.9%),21单体3例(0.9%),XXY综合征2例(0.6%),16-18三体,16-22三体,18-22三体各1例(0.3%),嵌合体(16三体,XO/XY)各1例(0.3%),21四体1例(0.3%).rn 结论:由此可见,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死胎重要因素之一,而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出流产物绒毛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
  • 摘要:目的:利用产前超声监测中孕期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胎儿颅内结构的生长发育并统计其中枢神经系统(CNS)畸形检出率,以评价辅助生殖技术是否影响其子代胎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rn 材料和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建卡并进行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筛查且正规产检的所有单胎妊娠胎儿中,ART受孕胎儿427例,自然受孕(NC)胎儿32 859例.研究分为两部分:1、选取正常的中孕期ART受孕胎儿72例(作为实验组,称为ART组)及NC胎儿201例(作为对照组,称为NC组),利用二维超声分别测量胎儿透明隔腔(CSP)宽度、小脑横径(TCD)、小脑延髓池(CM)深度及侧脑室径,分析各测量值与孕周有无相关性,并比较两组间各测量值有无统计学差异.2、收集所有ART受孕胎儿及NC胎儿中超声诊断为CNS畸形的病例,计算各自的CNS畸形发生率并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rn 结果:1、两组各测量值及比较①ART组:CSP宽度及TCD与孕周有较好的相关性,随孕周增加而增长,相关系数分别为r=0.7841,P<0.0001及r=0.7698,P0.05).②NC组:CSP宽度及TCD与孕周有较好的相关性,随孕周增加而增长,相关系数分别为r=0.7864,P<0.0001及r=0.6926,P<0.0001。而CM深度及侧脑室径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ART组和NC组胎儿间各测量指标分别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CNS畸形情况:①所有ART受孕胎儿中,超声诊断5例CNS畸形,CNS畸形检出率为1.2%(5/427).②所有NC胎儿中,超声诊断CNS畸形296例,CNS畸形检出率为0.9%(296/32859).③ART受孕胎儿的CNS畸形发生率与NC胎儿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摘要:目的:回顾性对比3种当前临床应用的PGD技术在年轻女性患者中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包括D5活检的滋养层细胞经FISH检测(D5 FISH-PGD)、经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 array)检测(D5 SNP-PGD)和D3活检的单卵裂球经FISH检测(D3 FISH-PGD)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哪种技术更适宜于当女性年龄小于37岁时的易位携带者夫妇.rn 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在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寻求PGD助孕的所有易位携带者夫妇中,统计女方年龄小于37岁者的634个PGD周期,包括113个D5 FISH PGD周期、406个D3 FISH-PGD周期和115个D5 SNP-PGD周期,共活检了3968枚卵裂期胚胎和1160枚囊胚.按罗氏易位与相互易位分类,分别统计3种技术技术的正常/平衡胚胎的比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rn 结果:D5 FISH-PGD,D3 FISH-PGD和D5 SNP-PGD获得可信诊断结果的胚胎的比率分别为97.5%(593/608)、87.0%(3452/3968)和93.8% (1088/1160)。针对罗氏易位携带者,正常/平衡胚胎的比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在D5 F工SH-PGD组中分别为64%,84%和7.4%;在D3 FISH-PGD组中分别为36%,38%和17%;在D5 SNP-PGD组中分别为58%,63%和15%;针对相互易位携带者中,正常/平衡胚胎的比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出率在D5FISH-PGD组中分别为42%,65%和9.2%;在D3 FISH-PGD组中分别为20%,39%和16%;在D5 SNP-PGD组中分别为36%,63%和8%。结果显示,D5 FISH-PGD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显著优干D3 FISH-PGD组,而与D5 SNP-PGD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在女性年龄小于37岁的易位携带者夫妇中,D5 F工SH-PGD与D5 SNP-PGD相比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均优于D3 FISH-PGD。
  • 摘要:目的:探讨数据回顾及校正分析对于提高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系统筛查效率的效果.rn 方法: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妊娠14~21周单胎妊娠孕妇共50086例接受了DS产前血清学筛查.结合孕妇年龄、妊娠周龄、孕妇抽血时体重、糖尿病、人种等因素综合估算孕妇可能怀有21-三体儿的风险值.风险值≥1/380的筛查高危孕妇进一步行产前诊断.利用筛查软件对数据按每月中位数的倍数(multiple of the median,MoM)进行总体回归分析(第一次数据校正),总体回归分析后按月校正到1.0再次进行第二次数据校正.分析数据校正前后筛查阳性病例风险值及检出率的变化.rn 结果:筛查阳性率为6.05%(3032/50086)。3032例筛查高风险孕妇中1496例进行了产前诊断,检出21-三体胎儿15例,均引产终止妊娠;另外1536例筛查高风险人群未行产前诊断,新生儿中检出21-三体3例。47054例筛查低风险孕妇中1例产前筛查风险值为班760,妊娠30周发现胎儿侧脑室增宽,产前诊断证实胎儿为21-三体;其余孕妇分娩后新生儿中检出21-三体8例。第一次数据校正后,以)1/380为风险切割值,筛查阳性率为4.80%(2403/50086),检出率为70.37%(19/27);第二次校正后,筛查阳性率为5.86%(2933/50086).检出率为77.78% (21/27)。第一次数据校正后,9例假阴性标本中1例变为高风险:第二次校正后,9例假阴性标本中又有2例变为高风险。18例真阳性风险值仍为高风险,其中12例风险值更高,6例风险值基本不变;9例假阴性中,3例由低风险变为高风险,其余6例仍为低风险,风险值降低。rn 结论:对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系统进行数据监测及校正,有助于提高筛查效率。
  • 摘要:背景与目的:糖原累积症Ⅲ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低血糖,肝酶升高,以及进行性发展的肌无力和心脏受累.此病是由于AGL基因突变引起糖原脱支酶合成障碍,糖原不能分解所致.AGL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p21,DNA全长85kb,包含35个外显子.在报道中,亚洲人IVS14+1G>T发生的次数较多,推测此突变可能为亚洲地区较为常见的突变.由于剪切机制的复杂性,发生在剪切位点的突变所造成的剪切片段大小并无绝对规律,单纯对基因组DNA测序并不能了解剪切范围,只有通过进一步对cDNA进行测序分析才能明确其剪切位置和剪切范围.本文通过由mRNA分析国内由AGL基因突变导致确诊50例肝糖原累积症Ⅲ型患者,以进一步了解此病在中国人中剪切突变的机制以及发展规律.rn 方法:1.患者资料:(1)均自婴儿期出现明显的肝脾肿大、低血糖(血糖(215mmol/L)和生长迟缓等。(2)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脂升高,血乳酸和尿酸正常。(3)空腹肾上腺素刺激试验无反应(血糖升高<215mmol/L)餐后肾上腺素刺激试验正常(血糖升高>215mmol/L)。参与研究的50例患儿均符合临床疑诊标准.2.AGL基因分析:取得知情同意后留取患者及父母DNA,提取RNA,反转录后PCR扩增此基因的mRNA后直接测序。3.经过基因突变分析后,基因和临床同时确诊病人,分析其临床表型,尤其是肌肉受累情况,包括AST.CK,心电图,心脏彩超的异常情况,进展并进行相关性分析。rn 结果:1.在50例GSⅢ患者中,共发现53种突变,包括14种缺失突变,12种剪切位点突变,9种插入突变,9种无义突变,8种错义突变和1种缺失插入突变,共检出30种新突变。有38位病人发现携带至少1个剪切突变,剪切突变占76%,其中c.1735+1G>T发生的频率最高,为21%。2.通过RT-PCR分析,发现12种剪切位点突变,1种错义多态突变也造成剪切异常,共出现12种剪切效应,并发现一种剪切位点突变造成多种剪切效应。3.50例患者男35例,女15例,就诊年龄1-13岁,平均随诊年限4.5年。初末次就诊对比,患者身高和体重有明显的增长,其空腹血糖,肝酶,血脂均明显改善。4.患者血清CK升高的最早年龄为1岁,最晚年龄为11岁,11岁以上患者均有CK升高(肌肉受累)。末次随诊中,58%的病人出现心脏受累表现,38%病人出现心电图异常,最常见改变是左室高电压(47%);42%病人出现心脏彩超异常,最常见改变为左房增大(38%),1例患者死于心功能衰竭。5.在11例携带2个剪切突变的患者中,4例出现心脏受累(36.4%),在26例携带1个剪切突变的患者中,17例出现心脏受累(65.4%),在13例不携带剪切突变的患者中,8例出现心脏受累(61.5%).6.在剪切效应和临床表型关系中,有12例患者携带1个导致内含子7保留的的突变,2例患者心脏出现受累:6例患者携带1个导致内含子13保留的突变,全部心脏受累。rn 结论:1.对于糖原累积病m型的患者,其肌无力和CK升高一般同时出现。2.在研究的40例糖原累积病Ⅲ型的患者中,在年龄11岁以后CK全部升高,因此11岁可能为大部分患者CK升高的年龄。3.本组Ⅲ型患者的AST最低值为209,最高值为1693,与糖原la型相比其升高的幅度较大,因此在初期诊断时可依据AST值初步判定患者的分型。4.本组Ⅲ型患者CK出现异常的最小年龄为1.5岁。5.本组病人中,心电图出现异常的9人,最小为3岁,6人出现左室高电压,2人出现心肌肥厚。因此心肌受累后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左室高电压。6.本组病人中,心脏彩超出现异常的患者最早年龄为3岁,5人出现左室肥厚,5人出现左房增大,4人出现主动脉瓣增厚。且心脏彩超出现异常的时间比心电图平均晚1.6岁。因此在疾病的初期需要定期检测心电图和心脏彩超。
  • 摘要:目的:性发育疾病(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DSD))是一种染色体、性腺、表型性别不一致的罕见疾病.由于很多性发育相关的基因不仅仅只在性腺中表达,同时会在其它器官中表达,因此这些基因缺陷会导致综合征型DSD.本研究旨在为1例存在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和耳朵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确定其疾病发生的原因并明确诊断.该患者的父母均无相关的临床表征.rn 方法:目前常规基因诊断通常是对受检者疾病相关的1个或2个基因采用一代测序的方法,不仅低效,而且比较昂贵、周期长.本研究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结合目标区域捕获技术,对受检者及其父母的300多个DSD明确致病或者可能致病的基因进行外显子和邻近内含子区域(共1.5Mbp)测序分析,并对发现的候选突变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rn 结果:本检测在受检者的CHD7基因的34号外显子检出1个杂合突变c.7389de1A(NM_017780.3),该突变形成截断型蛋白(p.K2464Sfs*39)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该突变有275条reads支持,其中138条read:支持在该位点缺失了1个A碱基。在受检者的父母未检出该突变,Sanger验证结果与新一代测序结果一致。该突变无文献报道,在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集和内部的1092对照中也均无记录。CHD7基因有38个外显子,其截断型突变(移码突变、无义突变)会导致CHARGE(眼组织)缺损、心脏畸形、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器发育不良、耳畸形/耳聋)综合征。该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率约为0.1-1.2/10,000活产儿。受检者的临床表征符合CHARGE综合征。以上结果表明:受检者的CHD7基因的c.7389de1A突变是导致其催患CHARGE综合征的原因。rn 结论:综合征型疾病如CHARGE综合征,由于疾病特征通常会与其它综合征重叠,因此比较难实现精确诊断。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诊断性筛查可以辅助临床诊断,并且经济实用、准确、快速。
  • 摘要:目的: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 PA)是一种较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有机酸血症,以支链氨基酸和偶数链脂肪酸代谢异常为主要特点.患病率有种族和地区差异.丙酸血症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患儿急性期典型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反复呕吐等症状,多在患儿摄入蛋白饮食后发作.丙酸血症的发病机制是在丙酰CoA转化为甲基丙二酰CoA过程中,催化酶丙酰CoA羧化酶活性丧失或减弱,导致体内丙酸及其代谢产物前体异常蓄积,进而出现一系列生化异常,神经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等症状.该病的致病基因为PCCA(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alpha polypeptide)和PCCB (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 beta polypeptide),分别编码组成丙酰CoA羧化酶的2个亚单位.PCCA或PCCB突变均可导致丙酰CoA羧化酶活性缺乏,引起丙酸血症.本实验室收集到一个临床确诊的丙酸血症家系,旨在对致病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学咨询提供依据.rn 方法:经知情同意后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分别针对PCCA及PCCt3基因设计引物,扩增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部分,应用PCR及测序技术对患儿PCCA及PCCB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并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对100名正常人进行该位点突变分析。构建mini-pCAS-PCCA野生及突变型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提取总RNA,RT PCR及测序分析mRNA的剪切改变。rn 结果:PCCA及PCCB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显示,患儿PCCe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处未发现碱基改变。PCCA基因中发现两处杂合碱基改变,一个是错义突变c.229C>T (p.Arg77Trp),为已报道突变。另一个为剪切位点突变IV521+1G>A,为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碱基改变。PCR-RFLP结果显示,100名正常人均未检测到相同变异。体外mini-pCAS-PCCA载体分析结果显示mini-pCAS-PCCA野生型载体和空载均能够形成正常的转录本,mini-pCAS-PCCA突变型载体发现21内含子上隐蔽的剪切位点被激活,使部分21内含子被转录,可能造成PCCA蛋白633位撷氨酸以后的阅读框改变,从而影响PCCA蛋白功能。rn 结论:1. PCCA基因c.229C>T(p.Arg77Trp)和IV521+1G>A为导致中国汉族丙酸血症的致病突变,IV521+1G>A为PCCA基因的一种新的碱基变异,丰富了PCCA基因突变数据库,为丙酸血症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学咨询提供依据。2.IVS21十1G>A剪切位点突变导致PCCA基因第21内含子中隐蔽剪切位点被激活,转录本发生改变。3.在RNA样本获得困难的情况下,体外mini-pCAS载体能够有效的预测突变对剪切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突变基因所产生的功能变化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对82例佩梅病患者进行PLP1突变分析,明确基因诊断,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为进一步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提供依据;对23例PMD先证者家系的27例胎儿进行产前诊断。rn 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amplification,MLPA)P022和P071试剂盒进行PLP1重复突变检测;应用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PLP1点突变检测,确定基因突变类型,明确基因诊断。采集27例孕8-12周胎儿绒毛组织或孕18-22周胎儿羊水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然后进行产前分子诊断。rn 结果:82例佩梅病患者根据临床与MRI表现进行分型为41例经典型、21例中间型及20例先天型。82例患者中有61例为PLP1重复突变,占74.4%; 21例为PLP1点突变(25.6%),发现的点突变中有10种点突变为未报道的突变。对27例胎儿进行产前诊断,PLP1检测结果如下:13例为野生型、5例为有重复突变的女性携带者、7例为有重复突变的男性患者、1例为点突变的男性患者以及1例点突变的女性携带者。rn 结论:本研究中佩梅病患儿临床表型以经典型为主,PLPl的突变类型以重复突变为主并见于所有经典型与绝大多数中间型PMD,PLP1点突变见于所有先天型与部分中间型PMD患儿:本研究对82例PMD患者进行了凡刀突变分析,明确了基因诊断,为进一步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成功完成了27例PMD携带者胎儿PLP1产前诊断,为PMD患者家庭提供了可靠帮助。
  • 摘要:目的:分析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rn 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2年8-2013年3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两个家系三例患者的临床和基因突变资料以及三例患者维生素B2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rn 结果:例1,女性,因呼吸、咳痰费力3年余就诊,以进行性呼吸肌和四肢近端肌肉无力和发热加重、心脏受累、肌源性损害的肌电图改变以及肌活检油红O染色肌纤维脂滴沉积为特点.例2和例3系同胞兄弟,分别因运动后疲劳1年余和运动后疲劳1月余就诊,以运动后双下肢和颈部肌肉明显无力和肌源性损害的肌电图改变为特点.两个家系三例患者均携带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分别为c.250G>A(Ala84Thr)纯合突变和c.250G>A(Ala84Thr)与c.524G>A(Arg175His)复合杂合突变.经VitB2治疗后,三例患者的肌力戏剧性好转,例1在治疗10个月后呼吸肌和四肢近端肌肉无力症状完全消失,四肢活动恢复正常运动功能。1分钟可做下蹲起立动作10个以上。例2在治疗后2个月行走和跑步如常人,抬头有力,篮球运动约2h无疲劳感。例3在治疗后2个月可参加任何激烈运动且无疲劳感。rn 结论: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虽然临床上以四肢近端和躯干肌无力,不能耐受运动为主要表现,但也需注意少量以呼吸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病例,以免漏诊和误诊。另外该病给予维生素B2单药治疗可出现明显好转或痊愈。因此,临床上不能排除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时,可尝试维生素B2试探性治疗。
  • 摘要:背景与目的:耳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据统计,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患有语前聋.研究证实,耳聋有50%以上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的,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遗传性耳聋可分为显性遗传(约占20%~30%)、隐性遗传(约占60%~70%)、X连锁遗传(约占2%)和线粒体遗传(小于1%).对于遗传性耳聋的预防,明确耳聋病因是关键.全国性聋病分子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和研究表明,GJB2基因、SLC26A4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突变是导致我国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的主要致病基因突变,所占比例分别约为21%、14.5%和4.4%.rn 方法: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检孕妇中选取159例,用耳聋基因芯片对4个耳聋基因GJB2、GJB3、mtDNA12S rRNA、SLC26A4常见的9个突变位点35delG、176de116、235delC、299-300delAT、538C>T、1555A>G、1494C>T、2168A>G、IVS7-2A>G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供遗传咨询与生育指导.rn 结果:159例孕期女性中,共筛查出携带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者17例(10.69,其中GJB2基因突变7例(4.40%),mtDNA基因突变2例(1.25%),SLC26A4基因突变8例(5.03%),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有1例孕妇同时有GJB235de1G杂合突变和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1例孕妇同时有GIB2 35deIG和299-300delAT杂合突变。rn 结论:对听力低下及亲属患聋哑者进行遗传性耳聋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在可结合耳聋基因芯片进行筛选。对聋人群体进行筛查和干预尚不足以从根本上阻断遗传性耳聋在整个人群中的传递和发病,若耳聋基因检测成为生育前常规筛查项目,可将遗传性耳聋预防提前至首次生育前,从根本上阻断遗传性耳聋在整个人群中的传递和发病,实现耳聋一级预防,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将耳聋基因检测应用范围扩大至所有人群.可实现遗传性耳聋的早发现、早治疗与一级预防。在耳聋基因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实施产前诊断,可从根本上预防和阻断遗传性耳聋,成为实现预防耳聋出生缺陷目标的重要手段。
  • 摘要:目的:通过对7例SMN1基因部分缺失的SMA病例进行分析,探讨SMN1基因突变的多样性.rn 方法:收集7例临床疑似SMA患儿外周静脉EDTA抗凝血,酚-氯仿法抽提D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分析其SMN基因拷贝数.本研究应用的SMAMLPA检测试剂盒(SALSA MLPA kit P021-A2,MRC,荷兰),包括SMN1基因外显子7、8,SMN2基因外显子7,8,SMN1和SMN2基因的外显子1、4、6、8的探针。选取SMN1、SMN2基因均为2拷贝的样品作为正常对照,应用Coffalyser软件分析处理,根据试剂盒的说明计算SMNl和SMN2基因外显子7,8的拷贝数:比值<0.7时拷贝数为l,0.7-1.3时拷贝数为2,1.3-1.7时拷贝数为3,1.7-2.3时拷贝数为4。SMN基因(SMN1+SMN2)外显子1,4,6,8的拷贝数计算则依据:比值<0.4拷贝数为1,0.4-0.6时拷贝数为2,0.7-0.9时拷贝数为3,0.9-1.1时拷贝数为4。所有的样品均检测2次。rn 结果:这7例患儿SMNl基因发生了部分缺失。由于外显子8不翻译,它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SMN蛋白的功能,并基于MLPA试剂盒的条件,重点关注外显子1,4,6,7。缺失类型共分为三种,类型一为SMNI基因外显子1,4,6,7均缺失,类型二为外显子1,4,7缺失,类型三为仅为外显子7缺失。其中类型一和三最多见。各种类型的部分缺失均包含了SMNI基因外显子7的缺失。rn 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SMN1基因部分缺失,进一步表明SMN基因结构不稳定,可表现为多种突变形式。SMN1基因外显子7的缺失为SMA发病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为全面理解SMA的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差异性提供了参考。
  • 摘要:背景:在广东省孕前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中,夫妇双方血液学筛查地贫阳性的患者用微阵列的方法进行地贫基因检测.回顾分析样本检测结果发现3例特殊类型地贫基因型HKαα/--SEA.rn 方法:血液学筛查地贫阳性指征的夫妇双方者,应用PCR结合膜杂交法进行地贫基因分析,异常病例经测序进行验证.rn 结果:2000对参检夫妇双方血常规检测均为阳性(MCV<80fL)的样本用凯普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PCR+膜杂交法)进行基因诊断.在已进行基因诊断的2000对夫妇中,发现三例样本的检测结果与试剂盒的结果判读不符.由于凯普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PCR+膜杂交法)中NP信号点是α2基因的部分片段,作为--SEA缺失型、-α4.2缺失型和-α3.7缺失型的正常对照.当出现2种缺失型时,正常对照NP信号点不出,也就是说如果基因型为--SEA/-α3.7的样本,其杂交检测结果应不出现α2基因的正常对照NP信号点,然而,这三例样本的杂交检测结果出现NP信号点、-SEA信号点和-α3.7信号点,与试剂盒的设计原理不相符.NP点检测的是α2基因,当检测到NP阳性和-α3.7阳性时,可能存在三种基因型:αα/αα3.7、α3.7/αααanti4.2和--SEA/αanti4.2α3.7。当检测到SEA点、-α3.7点及NP点均呈阳性反应,需加做anti4.2基因扩增,才能确认是否为--SEA/αanti4.2α3.7基因型。本研究参考已报道的文献,分别对α2基因、--SEA缺失、-α3.7缺失、αααanti4.2、αααanti3.7和α1基因的部分片段设计引物,对这三例样本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电泳结果出现三条电泳条带,其大小与α-PCR试剂引物扩增片段中的NP(1800bp)、--SEA(1350bp)和-α3.7(2020bp)大小一致:同时也对三例样本进行αααanti3.7,αααanti4.2,αl基因的部分片段的PCR扩增,电泳结果均出现αααanti4.2的电泳条带,而基因型为--SEA/αα、-α3.7/αα,αα/αα的样本只出现α1基因的部分片段PCR扩增产物,--SEA/-α3.7的样本没有出现电泳条带。由此可见,这三例特殊样本具有α2基因、--SEA缺失、-α3.7缺失和αααanti4.2,不含有α1基因,与文献报道的HKαα/--SEA基因型一致。测序结果说明这三例样本均至少保留一个α2基因,同时发生--SEA缺失型和-α3.7缺失型,经测序比对证实其基因型均为HKαα/--SEA。缺失型α地贫的原因是因为α珠蛋白基因1条或2条由于同源性或非同源性重组而丢失。非平衡交叉连接会产生多种复杂的缺失基因型。其中HK(中国香港)αα异常基因型是一种极少见的的非平衡交叉连接,同时含有-α3.7缺失及αααanti4.2基因等位基因的交叉连接片段。本文目标患者基因型形成机制可能是,首先其祖代形成αααanti4.2基因,然后下一代两个α基因同源重组形成-α3.7,于是就形成失αααanti4.2α3.7基因型。当其与--SEA基因携带者结合,即可能产生了患者的基因型--SEA/αanti4.2α3.7.rn 结论:本研究检测出了一种少见的地贫基因型(HKαα/--SEA),即HKαα和东南亚缺失混合杂合子,丰富了临床研究资料,同时证实通过PCR+膜杂交方法对地中海贫血的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是很好的。HKαα的基因组成成分有一个α2基因和一个由α2和αl部分片段组成的融合基因(即右缺失片段)。所以比较HKαα或-α3.7分别与--SEA合并出现时,前者HKαα/--SEA的临床地贫症状明显轻于HbH病(-α3.7/--SEA)。本研究中三例基因型为HKαα/--SEA的临床样本,其临床症状也表现为典型的轻型α-地中海贫血。因而在诊断时,要特别注意这两种不同情况的鉴别,尤其是产前诊断时对于遗传咨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摘要:分子诊断是继生化分析、免疫检测之后的第三代实验室诊断技术,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遗传病、药物基因组学的实验室诊断。然而,作为分子诊断发展起源的遗传病的分子诊断,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浓厚的实验分子生物学色彩,操作步骤多,检测时间长,对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巧高度依赖,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遗传病能够像传染病那样实现高通量自动化操作。笔者认为其本质原因为遗传病发病率低、发病机制复杂。为突破困局,本文提出针对上述遗传病的高通量自动化分子诊断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核酸自动提取、自动加样、全封闭扩增与液相杂交、软件自动判读,以及用户友好的程序自动调用、样品条形码识别、结果自动统计等功能,唯一手工操作部分就是放置和取出样品管。目前,该系统检测周转时间为三小时以内,日均检测样品数可达200个以上,适合样品类型包括全血、干血片、唾液等。同时,根据检测要求,每一样品还能进行数个项目的同时检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采用了基于实时PCR的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核酸扩增和检测,均为闭管反应,不仅实现了多个突变和缺失的同时检测,还杜绝了PCR产物污染。采用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先进工艺,确保了核酸提取的纯度和得率的一致性。目前该系统可以检测的项目包括α-地中海贫血(含缺失型和点突变型)、β-地中海贫血、G6PD、遗传性耳聋。正在引入的项目还包括叶酸代谢、γ染色体微缺失、个体化药物代谢等。高通量自动化分子诊断的实现,颠覆了传统遗传病诊断的概念,极大提高了检测通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人为误差,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为未来遗传病的诊断模式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
  • 摘要:基于美国CLIA(Clinical LaboratoryImprovement Amendments)和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等权威遗传病检测监管机构所发布的遗传病检测指南和遗传病的统计资料,建立了多种遗传病检测平台。遗传病基因检测不是单纯的基因突变筛查,而是一整套基因检测流程,包括临床诊断、目的基因选择、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并遵循检测规程、检测结果分析、检测结果解释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应参照国内外权威指南进行规范化,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并介绍了遗传病检测平台应用的评价与思考。
  • 摘要:目的:分析一中国汉族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致病基因和相关临床资料.rn 方法:采用DNA序列技术对先证者(Ⅲ3)进行CACNA1S、SCN4A、KCNE3全基因组筛查,针对检测到的变异进一步检测家系中其它患者和无症状家系成员是否存在相同基因突变,经对临床资料分析以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是否为致病性突变基因.rn 结果:先证者(Ⅲ3)及家系中其它患者(Ⅱ1、Ⅲ4、Ⅳ3)均检测到CACNA1S基因IVS25-194C/T突变,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未检测到该突变;该家系成员(除Ⅰ1)均检测到SCN4A基因IVS18-130G/A突变,该位点位于内含子区域且有症状和无症状家系成员同时出现:先证者(Ⅲ3)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同时检测到SCN4A基因外显子12区域c.1984G>A突变,系错义突变(V6621),但家系中其它患者(Ⅱ1、Ⅲ4、Ⅳ3)均未发现该位点突变.rn 结论:结合临床资料和生物信息学预测,推测CACNA1S、SCN4A、KCNE3基因突变均非该家系致病性突变基因.但该家系资料丰富了我国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临床和基因数据库.除KCNE3、CACNA1S和SCN4A基因外,中国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家系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突变,尚待进一步研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