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 >额下回后部的汉语语言神经通路-拓扑学机制探讨

额下回后部的汉语语言神经通路-拓扑学机制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额下回后部的汉语语言神经通路-拓扑学机制,为语言功能区手术中个体化保护语言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7月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的20名健康受试者,应用导航引导的重复经颅磁刺激(nTMS),定位受试者的关键语言功能脑区,进一步应用DTI技术重建额下回后部的皮质下纤维,分析关键语言皮质同皮质下纤维的关系。结果(1)共18名受试者在额下回后部存在能够稳定诱发出言语错误的位点。关键语言位点总数为39个,腹侧中央前回、额叶岛盖部、额叶三角部分别占46%、41%及13%。(2)语言相关纤维的皮质投射情况:弓状纤维长段及前段主要投射于腹侧中央前回,额枕下束及钩束主要投射于额叶三角部。额斜行纤维主要投射于额叶岛盖部。(3)阳性语言位点位于腹侧中央前回时主要同弓状纤维长段相关。阳性语言位点位于额叶岛盖部时主要同额斜行纤维相关。阳性语言位点位于额叶三角部时主要同额枕下束相关。结论额下回后部不同位置的语言皮质由不同的皮质下纤维承载,故在额下回后部手术时,不应仅定位保护关键语言皮质以及经典的弓状纤维,还应该依据额下回后部语言阳性位点的部位以及其相应的皮质下连接个体化的进行保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