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今日科苑》 >中国古代的科学传播(上)

中国古代的科学传播(上)

         

摘要

在世界任何古代文明中,天文学是最早出现的学问,中国也不例外。天文学是我国知识积累最早,与农业和政治关系最为紧密,最受历代王朝重视的一门科学。就传播而言,在我国历史上天文学经历了民间传播和王朝垄断两个阶段。(一)“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在中国君主政治体系建立以前,天文学知识在民间曾有过广泛的传播。正如明代顾炎武所指出的,“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丈人学士,有问之而茫不知者。”[1]这说明,“三代”(夏、商、周)以前,人们就借助感观为媒介,沟通着纷陈交错于浩瀚天穹上的各种信息,对时目推移,月象盈亏,寒暑交易,乃至风雨雷电等现象,有了长期的感受和观察,藉以顺应自然,获取生存所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