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教育论丛》 >从“国文”到“国语”:一字之差背后的学科变革

从“国文”到“国语”:一字之差背后的学科变革

         

摘要

192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通告规定将国民学校“国文”科改为“国语”科。这一转变是语文学科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与近代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最初,“国文”作为语文学科的官方课名存在,“国语”则见于翻译文件、民间教材名称中。在当时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呼声,一批人倡导国语统一以开民智、强国家,又受教育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影响,民间陆续组织相关社团,推行白话教材、兴起国语运动、举办国语讲习所等,迫使教育部应时而变。更名后,白话文在此后的“国语”课程中得到全面的推广,“言文一致”的目标真正达成;语文学科从此前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实用化;“国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更贴近儿童生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