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心脏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64例临床分析

心脏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64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病因、预防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64例心脏术后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6例(同时合并冠心病1例),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2例、部分房室管畸形2例、法洛四联症1例、Ebstein畸形1例),冠心病2例,二尖瓣脱垂及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各1例.行双瓣置换(DVR+TVP)2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9例,二尖瓣置换(MVR)25例(其中同期行CABG术1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矫治术2例,单纯行CABG术2例,Bentall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及二尖瓣置换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1例.结果 本组64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房颧伴心室长间歇者3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19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双结病变1例.出现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后采用VVI起搏器者41例,DDD起搏器者23例.无晚期死亡.结论 心脏术后出现传导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房颤伴心室长间歇、病窦综合征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前两者主要发生于术后远期,一旦出现且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均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者多发生于术后早期,与手术部位有一定关系,术中注重心脏瓣膜结构与房室结及传导束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时间超过2~3周者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