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通报》 >福建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福建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摘要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2014年1 1月-2015年8月对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在获得3条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基础上,利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研究结果显示:闽江口4个季度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优势类群为多毛类.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为6.13 g (AFDW) ·m-2·a-1 (AFDW,去灰分干重,ash-free dry weight).在季节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11.04 g (AFDW)·m4·a-1,最低值出现在冬季,为2.25 g (AFDW) ·m-2·a-1;在空间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P03断面,为10.23 g (AFDW)·m4·a-1,最低值出现在P01断面,为2.54 g (AFDW)·m-2·a-1.大型底栖动物年均P/B值(B=Biomass,生物量)为2.31 a-1,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3.17 a-1,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为1.74 a-1;且P02断面的P/B值高于其他2条断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次级生产力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B值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pH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中以个体小、生活史短、繁殖快的小型甲壳类蜾赢蜚(Corophium sp.)为主,使该潮间带区域的P/B值高于其他临近潮间带区域的调查结果.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通报》 |2020年第3期|342-350|共9页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漳州36310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漳州36310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漳州36310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漳州36310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漳州36310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漳州36310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漳州363105;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山东烟台26400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山东烟台26400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生动物学;
  • 关键词

    闽江口;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P/B值; 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