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建设》 >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一)

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一)

         

摘要

运用语用学的理论视角重新考察中国母语教育,倡导以积极语用为核心概念的母语教育新观念。阐释积极语用概念的缘起、定义和特征,界定它是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而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因而富于创造活力的主动完整的表现性言语行为,指出由消极语用到积极语用是一种时代语用风格的转换。积极语用观依托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汲取了"超越论"、"创新说"等新教育理论、"表现性目标"等西方新课程理论、当代积极心理学和时间美学等诸多思想精华而发展起来。反思消极语用是一种机械认知、单向接受从而趋同外化、共性输出的被动狭隘的复述性言语行为,提炼出积极语用观的多维度基本内容,即基于表达动机的"自觉语用",以"思"为中枢、以"听""读""视"为输入、以"说""写""评"为输出且互为有机循环的"全语用",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洋溢着主体个性活力的"表现性语用"。积极语用理论视角的顺时确立,为中国母语教育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学理支撑,为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乃至母语教师素养的完善和更新输入鲜活的思想养料,进而催生母语教育多元、个性和开放的一系列实践性探索。这种实践性探索将打造出未来公民以"表达力"和"表现力"为内核的"言语童子功",最终转化并汇聚成象征东方大国空前文化创造力的强势汉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