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建设》 >对引用古文改用今字的建议

对引用古文改用今字的建议

         

摘要

一般的中国文学、历史、哲学专门著作,为了提供材料和论据,必须引用较长的古文如《尚书》《周礼》之类。好些周秦以上的古文,文义深奥,古字斑斓。已出版的书籍,薄本儿的如《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厚本儿的如《中国经济思想史》等等,在引用大段古文之后,或加语体翻译,或重新注释一番,真是不惜工本,原是为了不太熟悉古文古字的读者的方便,用意极好。引用原文当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为的是力求做到真实;但有些古文,读起来别扭,除了文句构造形式古怪以外,一些多由篆隶衍化而来当时流行通用的字眼,今天已成古字,插在行间,也非常不调和,如:筦、畮、(食芳)、郄、(禾龜)、(?)之类,排字时要新刻的怪字,也是屡见不鲜。这些古文字眼既已和当时的篆隶面目不同,早已改为正楷模样,而且字迹改古如今,未赏有失文句原意和基本风格。同样,目前引用古文,在字里行间也已用了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