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隐秘切接位点与珠蛋白前体mRNA的切接—地中海贫血病的分子缺陷机制之一(综述)

隐秘切接位点与珠蛋白前体mRNA的切接—地中海贫血病的分子缺陷机制之一(综述)

     

摘要

<正> RNA 分子内的切接现象(splicing)最早是在腺病毒 DNA 编码的 RNA 中发现的。现在知道,切接更主要的是真核基因转录产物的一种加工特性。多数真核基因的编码顺序(外显子(?)xon)都被一些插入顺序(内含子,intron)隔开,因此,刚转录下来的信息 RNA(前体 mRNA)必须在核内经过(?)接加工后,才能进入细胞质中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人类的珠蛋白基因(包括β珠蛋白基因家族的β、γ、ε、δ基因和α珠蛋白基因家族的α、ξ基因等)都有两个内含子和三个外显子,其前体 mRNA 长约1800nt(nucleotide(s)),成熟的珠蛋白 mRNA 长约650~700nt。最近几年来,由于限制性内切酶谱技术、分子杂交技术、重组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7年第4期|184-187+189|共4页
  • 作者

    马凤森;

  • 作者单位

    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