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重审“汉语性”:以张枣诗学体系为中心

重审“汉语性”:以张枣诗学体系为中心

     

摘要

晚近诸多学者认为“汉语性”意指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及再阐释,但忽视了“汉语性”的丰富内蕴。张枣提出的“汉语性”是流动的概念范畴,在其早期诗学体系中,“汉语性”分裂为“诗言志”及“楚调式”两条支脉,在拒斥前者的同时,张枣沉浸于“写作狂”姿态。留德期间,张枣因受语言漂流状态、德国文学思潮转变等质素影响,重建“复合调式”的“汉语性”范式,提出从西方、古典、现实三重文化空间汲取养料,其体系中的“现实”及“古典”维度要求张枣与“诗言志”和解。但因“旁观者”姿态的影响,张枣在创作中延续了早期对“诗言志”的拒斥态度,导致“汉语性”内部产生隳突。因此,“汉语性”概念的使用及其有效阐释需要在变动的主体语境中考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