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聊斋志异》语言艺术琐谈

《聊斋志异》语言艺术琐谈

         

摘要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高尔基称语言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创作的基本手段”。作家要把他构思成熟的生活图景、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心目中也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画,活动起有血有肉的人物,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工具。一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又是构成它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切成功的作品,首先有赖于运用语言的成功。 清代文学巨著《聊斋志异》在语言方面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在白话小说已出现了四五百年,文言小说早已一蹶不振的情况下,重操文言武器,使文言小说在萎顿了几百年之后,又重新崛起于文坛,并使其成为短篇小说史上前无古人的艺术珍品。作者蒲松龄在运用文言表现现实生活时,不是简奥难懂、古板陈腐,而是得心应手、新意迭出,甚至成了表现《聊斋志异》特定内容不可替代的语言,以致无论经过怎样好的白话翻译,也不能与原作相比拟。这种能够起死回生并且不可替代的语言,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异的素质,这实在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