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夏民族“是非”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汉语原初“是”的语义结构分析

华夏民族“是非”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汉语原初“是”的语义结构分析

         

摘要

探索汉语价值判断“是非”观念的来源以及与原初“是”“时”观念的源流关系。认为 :在汉语“是”与西语“tobe”之间 ,既有对应性 ,又有差异性。作为价值判断的“是非”观念 ,来源于作为形而上学观念的早期“是”的存在者化的指代神圣性 ;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是”观念 ,又来源于前形而上学的更为原始的“是”“时”的标示存在本身的系词性 ;这种原始的“是”“时”观念 ,乃是华夏先民的源始的生存之领会与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