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鹦鹉热嗜衣原体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鹦鹉热嗜衣原体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摘要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 C.psittaci)引起,并可由带病鸟类传染给人类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虽然有巢式PCR和多重PCR被开发用于C.psittaci的检测,但是这些方法较为繁琐。本研究应用了32株衣原体和嗜衣原体菌株,24株来自鸟类及人的肠道与呼吸道的细菌菌株,此外还使用606个禽鸟粪便、泄殖腔棉拭子及人体气管分泌物的临床样本。笔者以C.psittaci的MOMP基因(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 gene)为靶基因而开发了PCR检测方法。该最低能检测到100 fg DNA(相当于10个衣原体)相当的鹦鹉热嗜衣原体。该靶基因区域涵盖了除C.pneumoniae、C.pecorum、C.trachomatis、C.suis和C.muridarum以外的鹦鹉热嗜衣原体所有的菌株及其他部分嗜衣原体菌株。606例临床样本中有29例鸟类粪便样本、25例泄殖腔棉拭子样本和2例人源样本检测为阳性。结果表明,该PCR检测法是检测鸟源鹦鹉热嗜衣原体的快速、敏感、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