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浅谈高师中学教学法课的指导性

浅谈高师中学教学法课的指导性

         

摘要

正 高等师范教育是其他各类教育的基础,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合格教师。因此,高师所开设的各门课程与四化建设及中等教育息息相关。尤其中学教学法课,与中学教育实践联系更为密切,有其显著的指导性,体现了师范教育的特色。一、高师中教法课的理论来自于教学实践高师开设的各科中教法课和其他课一样,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又有自身的逻辑性。它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中学各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及教学原则来揭示各科中教法课的教学规律的。所以中教法课与其它学科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它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一门指导性较强的特殊科学。恩格斯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正是由于各科中教法独特的研究对象,构成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