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骨科杂志》 >西藏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两种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分析

西藏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两种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针对西藏高海拔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损伤重、就诊延误、院前处置匮乏、依从性不足的特点,分析肘部外侧小切口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和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 GartlandⅡ型和Ⅲ型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获4个月随访的63例 GartlandⅡ型、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资料,病例按患者意愿分为 AB 两组,A 组为手术治疗组(肘部外侧小切口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7.16岁;GartlandⅡ型11例,GartlandⅢ型26例。B 组为保守治疗组(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77岁;GartlandⅡ型14例,GartlandⅢ型12例。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疗效、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 AB 两组病例均获4个月随访。AB 两组病例骨折均愈合,无 Volkmann 挛缩和异位骨化,治疗前后有神经损伤者均恢复功能。按照 Mayo 评分标准,两组在疗效、优良率和功能评分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优于 B 组;GartlandⅡ型骨折疗效比较 P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与 B 组疗效无差异;GartlandⅢ型骨折疗效比较 P ﹤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优于 B 组;复位丢失、肘内翻方面相比较P ﹤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少于 B 组;神经损伤和伤口感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西藏高海拔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特点,肘部外侧小切口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在疗效、优良率和功能评分方面均具有优势,并发症少,易于开展。GartlandⅡ型骨折建议手术,GartlandⅢ型骨折需要手术。

著录项

  • 来源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 作者单位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上海 200233;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西藏 日喀则 857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上肢骨折;
  • 关键词

    西藏; 肱骨髁上骨折; 外科治疗; 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