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不同种源槜李的RAPD分析及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不同种源槜李的RAPD分析及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摘要

运用RAPD标记方法对18个槜李(Prunus salicina Lindl. )种源及3个外类群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对18个槜李种源果实的主要农艺性状也进行了比较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用从7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14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7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40.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平方距离0.060处可将18个槜李种源和3个外类群分为7组,其中3个外类群分别单独成组,18个槜李种源可分为4组;姚学明和洪魏3这2个种源分别独立成组,洪魏2、王施、洪彭1、凤表1和凤表2等5个种源聚为一组,其他11个种源为一组.18个槜李种源果皮均为红色,其中深红色和暗红色各占50%;根据果实的成熟期可将18个槜李种源大致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成熟期分别为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比较而言,早熟型的槜李种源具有单果质量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花期早3~4 d等特征.RAPD标记和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嘉兴地区的这些槜李种源在栽培过程中产生了突变和分化;姚学明这一种源与大多数槜李种源关系密切,并具有一定的优良特性,可能是1个优良种源,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