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r——民国时期立国之争的再思考

'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r——民国时期立国之争的再思考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关于"何以立国"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此次争论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社会名流,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守旧派"、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运动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董时进为代表的"创新派"坚持"以农立国",他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对于农国地位以及农国精神的维护;吴景超、张培刚、孙倬章则是"以工立国"派的重要拥趸,他们主要着眼于现实,提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此外"非名流"乃至"草根"阶级也参与到了论战中,与他们相比,"名流"论战者有着更为宏观、全局性和深层次的把握.传统认为"工农之争"的论战以"以工立国"派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农立国"的观点不无道理,甚至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