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军医 》 >脾切除后门脉系血栓形成32例临床分析

脾切除后门脉系血栓形成3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脾切除后门脉系血栓(PVT)形成的临床特点、易患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32例PVT患者为血栓组,以同期住院脾切除后的非PVT患者143例为非血栓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血栓发生时间为术后6~485d,其中29例发生于术后30d内.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右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均可发生.(2)非血栓组和血栓组在手术方式(断流术和分流术)、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比客(HCT)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3)临床均采用抗凝、溶栓和外科治疗,3例死亡.结论 术后30d内是脾切除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高发时间段,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形成原因与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RBC、PLT、FIB、HCT等所致的凝血功能亢进有关.选择采用分流术式、术后定期影像检查、并动态监测RBC、PLT、FIB凝血指标,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防治PVT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