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基于正交设计的不同针刺因素对皮质酮肾阳虚大鼠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基于正交设计的不同针刺因素对皮质酮肾阳虚大鼠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以期为提高针刺疗效、指导针灸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对影响针刺效应的4因素(穴位的选择、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治疗肾阳虚大鼠,通过酶联免疫检测血清T、E2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垂体中LH、FSH mRNA表达的水平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上述4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大小依次是穴位选择、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其中腧穴的选择是影响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P〈0.05);捻针角度、捻针频率和捻针时间是影响针刺效应的次要因素(P〉0.05)。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60次/min,捻针60s;不同因素对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疗效不同,其中穴位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捻针角度,再次是捻针频率,最次是捻针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