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关机制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关机制的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 收集三家三级区属医院临床分离的 384 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 K -B 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采用 Hodge 方法测定碳青霉烯酶表型 ,采用 B-last 方法测定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 19 种药物中,耐药率超过 50%的达 l3 种 (68.42% )。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舒巴坦 (98.00% ),其次为替卡西林 (79.00% )、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78.00% ),耐药率最低为多粘菌素 E(8.00% ),其次为美洛培南 (25.00% )。改良 Hodge 法检测碳青霉烯酶阳性率 79.69% (306 / 384),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检测阳性率 53.91% (207 / 384)。以 PCR 结果为金标准,改良 Hodge 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但是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KPC 基因阳性率 60.16%,IMP 基因阳性率 3.91%。Amp-C 酶基因基因阳性率 12.50%;327 株 blaSHV 阳性,阳性率 85.16%,其中 blaSHV-II324 株,为优势基因;243 株 blaTEM 阳性,阳性率 63.28%,其中 blatem-1195 株,为优势基因;183 株 blaCTM-M 阳性,阳性率 47.66%,其中 blaCTM-M-14138 株阳性。3 株菌株同时含 blaKPC-2 和 blaIMP-4 基因,6 株同时有 blaCTM-M-14 基因和 blaCTM-M-65 基因,249 株同时含有 3 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结论 对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关机制的研究,为进行新的药物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医师谨慎、合理地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