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 >吉林地区不同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分析

吉林地区不同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不同疾病阶段的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2012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共1077例肝病患者,分析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铜蓝蛋白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肝豆状核变性组,97.6%(41/42)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0.2 g/L,其中88.1%(37/42)低于0.10 g/L.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均低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和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0.027、<0.001、0.001).在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组,24.3%(251/1035)的患者铜蓝蛋白低于0.2 g/L,0.2%低于0.1 g/L.非肝豆状核变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与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68、0.091和-0.297,P值均<0.05).结论 铜蓝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中通常显著下降,在其他肝病中也可能略有下降.对于这些患者,应注意鉴别铜蓝蛋白下降是疾病本身肝细胞损伤所致,还是确实存在肝豆状核变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