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内质网应激在肝病性别差异形成中的影响及机制

内质网应激在肝病性别差异形成中的影响及机制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肝病性别差异形成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肝病门诊23043例肝病患者及肝病科1110例肝病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然后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验证肝损伤的性别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肝损伤性别差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肝病门诊及肝病病房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肝病门诊男女之比为1.56∶1,肝病病房男女患者之比为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7,P=0.003);在动物模型研究中,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雄性模型小鼠死亡率明显高于雌性模型小鼠(50%vs 30%,P<0.05),雄性模型小鼠血清ALT、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雌性模型小鼠[(5767.8±518.8)U/L vs(4749.5±378.0)U/L,(6.20±0.88)mmol/L vs(4.83±0.57)mmol/L,P值均<0.05],雄性模型小鼠肝坏死面积亦高于雌性模型小鼠[(47.50±4.65)%vs(38.80±5.00)%,P=0.043],雄性模型小鼠肝细胞凋亡标志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雌性模型小鼠[(26.00±2.11)vs(18.40±1.54),P=0.042]。模型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激酶(p-PERK)、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P58IPK及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雄性模型小鼠肝脏XBP1s、P58IPK及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雌性模型小鼠升高[(25.92±2.11)vs(15.54±1.21),P=0.033;(28.60±2.43)vs(13.56±1.13),P=0.026;(27.15±2.61)vs(18.18±1.81),P=0.038],p-PERK蛋白水平相对降低[(16.82±0.11)vs(22.84±0.03),P=0.043];免疫组化检测CHOP蛋白表达,雄性小鼠明显高于雌性小鼠[(1.00±0.11)vs(0.62±0.03),P=0.032]。结论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不协调激活可能参与肝病性别差异的形成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