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接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南华医院肝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9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抗病毒组55例,未抗病毒组42例,两组各分为1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及2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抗病毒组中第2组再分为2.1组(发现肝癌前抗病毒)、2.2组(发现肝癌后抗病毒),根据抗病毒时间分为A组(≤24周)、B组(24 ~48周)、C组(>48周).将各组肝炎病程、肝硬化病程、肝癌病程、生存率、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肝硬化病程分别为(53.27±58.16)和(30.76±46.70)个月,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2%、36.4%和33.3%、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抗病毒组中2.1组与2.2组肝癌病程分别为(3.93±3.39)和(21.58±23.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肝硬化病程分别为(32.75±61.32)、(25.86±16.40)与(74.79±55.40)个月,肝癌病程为(2.55±2.72)、(10.43 ±7.25)、(17.71±24.2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3、5、7年生存率分别为35.0%、15.0%、5.0%,42.9%、14.3%、14.3%和78.6%、60.7%、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延长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3、5年的生存率,且抗病毒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