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文史论丛》 >十二時辰的產生與制度化

十二時辰的產生與制度化

         

摘要

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是一種均分全天時段且不隨季節變化的匀定時制.十二辰原指方位,在秦漢《日書》已經開始與時稱對應,用於占卜,但性質與後世的十二時辰不同,並非其源頭.十二時辰萌生於西漢式占和曆算中的“日加”十二辰,也稱“加時”.這在當時僅是一種理念性的時間系統,未能迅速流行.直到梁武帝改革時制,將漏刻與加時結合成爲辰刻記時法,纔正式將十二辰作爲時間的名稱.這種新的記時法,被隋代官方曆法吸收,至唐代中葉以後逐漸用於制度規定和日常政務,其匀定性質則長期未能貫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