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金田》 >探微诗词中柳的意象大量存在的原因

探微诗词中柳的意象大量存在的原因

         

摘要

柳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蕴含丰富的意象.它发轫与先秦时期的《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远播于明清,成为我国古代诗词中吟咏不衰的重要物象.一方面,柳意象作为包含一些人们常知并且认可的意蕴而存在大量诗词中,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学的特有风貌;另一方面,柳意象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不断地丰富起来,成为新的别具一格的意象.

著录项

  • 来源
    《金田》 |2012年第8期|42-42|共1页
  • 作者

    梁越月;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柳; 意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