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民族文化心理——柳意象、月意象、水意象的文化解析
【6h】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民族文化心理——柳意象、月意象、水意象的文化解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中西方意象理论的比较

一、中国意象理论的文化源头与演变

二、西方“意象”理论的演化与流变

三、中西方对意象认识的异同

第二章原型意象:民族文化心理的特定符号

一、原型的内涵

二、原型意象: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符号

第三章柳意象、月意象、水意象意蕴解析

一、一丝柳一寸柔情——柳意象

二、月华如练 长是人千里——月意象

三、逝者如斯夫——水意象

四、柳意象、月意象、流水意象的当代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比较了中西方意象理论,论述了中国意象理论的文化源头、哲学根基与意象理论演变的过程,借此显现出中国意象理论与西方意象理论的不同特点。在意象的创造上,中国更强调情与景的结合,即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而西方则倾向于把意象视为一种主观经验的显现。中国意象理论与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关系密切,经历了从玄理、人文之“象”到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象的过程。《易传》中关于“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论述,对中国古典诗学意象理论的生成,在思维方式上奠定了基础。这一观念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思维,经过长期的承传、积淀,形成了“尚象”的思维传统与天人文化模式,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如柳意象、月意象、流水意象,从文化、哲学、美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其文化内涵。如杨柳意象代表离别、月意象象征永恒、流水意象寄寓愁绪等等。另外,这些意象意蕴丰富,具有多指向性,而且大多能表达思乡、情爱、时间、生命意识,具有一定的趋同性。由于这些意象反复出现在作品中,成为一种原型意象,成为表达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符号。它们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崇尚阴柔的美学倾向,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多情爱物的诗性气质,对生命本体的真挚热爱与执着追求。 研究柳意象、月意象、水意象的当代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们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强化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崇尚阴柔的文化观念强化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强烈的生命意识激发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意象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内化为一种民族自强不息、沉稳坚韧的精神,从而激发民族的生命活力与凝聚力。这种生命力不仅仅表现在个体生命的层面,还体现在整个民族生命的延续上,这对于建构我们民族的活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