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金田》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要

一、全身反应法的提出 全身反应教学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以下简称TPR)是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歇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研究儿童学习母语的时观察发现,大人对小孩的语言大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因此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大特点是理解先于开口,理解又是表现为用动作回应指令。例如,父母对孩子说“看妈妈,看妈妈”,孩子会转头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另一个人说“再看看爸爸”,孩子又会扭头看爸爸,也就是说,对于成年人的话语,孩子用转头、微笑、哭泣、伸手、抓、走等身体语言回应。阿歇尔认为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应该体现出母语学习那样的自然习得的过程,于是提出了全身反应法。它结合了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该理论认为:越经常和越强烈地追溯记忆连结,记忆联想就越强,也更有可能被唤起。学习者通过做动作来解释意义比抽象的语言解释意义产生的追溯记忆更强烈。其次,它符合脑侧化理论,语言学习活动集中于右脑,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孩子是通过身体活动--一种右脑活动来学习语言,在右脑学习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左脑才会被激发产生语言或者更抽象的语言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阿歇尔的TPR教学理念符合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

著录项

  • 来源
    《金田》 |2015年第6期|200-200|共1页
  • 作者

    龚敏敏;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