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IF、IL-17和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IF、IL-17和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相关性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0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IF、IL‐17和IL‐10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 HBV DNA载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根据血清 HBV DNA载量结果又分为高病毒载量组、中病毒载量组、低病毒载量组,比较各组MIF、IL‐17、IL‐10水平差异。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IF、IL‐17、IL‐10水平与血清HBV DNA、ALT及AS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 IF、IL‐17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不同 HBV DNA水平患者外周血各细胞因子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高病毒载量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M IF、IL‐17和IL‐10水平高于其他两组,中病毒载量组的细胞因子水平最低;与中病毒载量组相比,高病毒载量组患者MIF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08,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IF水平与 ALT 水平呈正相关( r=0.26,P=0.046),其余均无相关性。结论 M IF、IL‐17和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血清水平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