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希望月报:下》 >阶梯HAKA学校我是最棒的!关于“自信心”的案例分析

阶梯HAKA学校我是最棒的!关于“自信心”的案例分析

         

摘要

正粟粟,14岁,个子比大多数同龄人矮半头,长得不算难看,是个有点胆小自卑的女孩儿。中考之前的两个月,她的父母百般焦急,生怕她考不上高中,于是央求我给她进行密集的辅导,我问粟粟:“你觉得自己的实力离考上高中还差多少?咱们一起努力!”她半天没有讲话,最后终于小声儿地挤出一句:“不知道……”声叹气,不如心平气和地发掘自己比别人突出的优势,培养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才会有所成就。第四,粟粟有个大表姐,清华高材生,从来都是全家人的骄傲,这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结不但没有被家人排遣和开解,反而被无限地放大。粟粟经常撇着嘴说:“不就是清华的吗?怎么了?他们(指她的父母)老是跟我说姐姐怎么怎么好!”父母的这种做法往往是不经意的,毕竟人活在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要和别人比较,但是“人比人,气死人”,尤其是孩子,还不能很成熟地去面对别人的评论,必定会使自信心和自尊心遭受极大的打击。孩子如果有了排斥心理,做父母的还是应该耐心劝导,帮孩子排解这种潜意识的抵触态度的,不能一味地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不能用别人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这没有可比性。这其中细节的因素还有很多,单从上述四点,我们就可看出一些基本规律。首先,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在成就感上,没有切实的成就感,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己“不好”,无论家长怎么鼓励也是无效的,所以家长切不可放任不管,一定要多多注意孩子的细微成就,比如孩子做出来一道小小题目,即使对于别的孩子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您也要看到其中的成就,并且告诉孩子:“这道题做得很好(总体的肯定和表扬),说明你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这个公式(具体的成就是什么?掌握了什么技能?),以后再遇到同类的问题肯定没问题(暗示孩子有能力解决同类问题,奠定其自信心)。”其次,注意孩子周遭的环境会带来怎样的心理效应。5岁以上的孩子渐渐开始去和同龄人比较。从外表、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孩子试图突现自己强势的方面,隐蔽自己弱势的方面,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比较心理会愈演愈烈。如果没有加以正确引导,自身条件较好的孩子会变得自大,而自身条件较差的孩子会变得自卑甚至自弃。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时候一定要“量身而定”,并且要时时刻刻引导孩子去比较“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而不是盲目地和别的孩子比较。最后,我们仍然要强调“亲子沟通”,因为只有沟通,我们才能了解孩子,没有沟通,我们只能臆断,只能猜测,只会做出错误的指导和选择。HAKA学院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认为自己是一颗金子,终有一天会发光发亮。I am HAKA!I am Great!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