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教与经济》 >试论教劳结合的高级阶段——教育、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

试论教劳结合的高级阶段——教育、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

         

摘要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然而,不同历史时期,教劳结合的内涵和形式是有区别的。其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在当今已步入教育、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高级阶段。1 正确理解教劳结合的内涵教劳结合,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时提出来的。开始,比较多的是教学和手工劳动的结合。19世纪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面对机器大生产给劳动者带来畸形片面发展的情况,提出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个人的唯一途径。"我国解放后,一直重视教劳结合,而且列入了教育方针。但是,文革前在具体理解和执行这一方针时,往往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如将教劳结合片面强调是改造知识分子的手段和途径;在教育过程中过多地安排和专业无关的体力劳动。粉碎"四人帮"后,在拨乱反正批"左"的形势下,一度又不重视教劳结合。总之,政治干扰过多,未能科学地去理解教劳结合的正确内涵。我们认为,教劳结合的内涵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