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医学》 >吡嗪酰胺敏感性检测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吡嗪酰胺敏感性检测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 PZA)耐药的分子特征,同时探讨PZA耐药性对菌阳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MGIT960系统检测161株结核分枝杆菌的PZA耐药性。同时对上述菌株的pncA和rps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PZA耐药株与敏感株的突变特征。对161例菌阳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组,对PZA敏感,非耐多药结核病( MDR-TB )患者为组1;对PZA耐药,非MDR-TB患者为组2;对PZA敏感,MDR-TB患者为组3;对PZA耐药,MDR-TB为组4。以上患者强化期均使用PZA治疗,在强化期结束后,对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6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PZA耐药52株,耐药率32.3%(52/161),敏感109株。57例 MDR-TB 患者中, PZA 耐药39例,耐药率68.4%(39/57),104例非MDR-TB患者中,PZA耐药13例,耐药率12.5%(13/104)。(2)52株PZA耐药株中,44株pnc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84.6%(44/52),109株PZA敏感株pncA基因没有发生突变;3株PZA耐药株rp-sA基因发生突变,1株敏感株发生rpsA突变。(3)强化期结束后,组1、组2、组3、组4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2.42%、46.15%、61.11%和33.33%,组2、组3、组4分别与组1比较,组3与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2与组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治疗前相比,强化期结束后,组1、组2、组3、组4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是84.62%、46.15%、61.10%和35.90%。组2、3、4分别与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2与组4,组3与组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ncA基因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PZA耐药的主要机制,突变特征是高度多样性。(2)使用MGIT960系统分析结合对PZA耐药相关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所得PZA敏感性结果基本与临床治疗结果一致。(3) PZA在MDR-TB患者中耐药率较高。基于其疗效较对PZA敏感的耐多药结核病差,同时鉴于PZA可导致肝毒性,应避免在PZA耐药的结核病患者中继续使用PZA。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