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球中医药》 >上海市金山区834例体检者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与中医疗法浅析

上海市金山区834例体检者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与中医疗法浅析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为过敏性疾病和食物不耐受的诊断、鉴别、预防提供依据,并讨论简单的中医疗法。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居住在上海市金山区,并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34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ASA)检测血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65.23%(544/834),其中最高的为蛋清/蛋黄(41.97%),其次是蟹(21.10%),牛奶(18.94%),鳕鱼(9.35%),大豆(8.87%),大米(6.95%),最低的是鸡肉和蘑菇,其阳性率均为0.24%。食物不耐受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70.94%和59.81%;食物不耐受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青年组(20~40岁)最高,为35.49%。发生食物不耐受的患者可同时会对4~5种或更多食物产生不耐受的现象,症状缓慢而又隐蔽使人们很难意识到。食物不耐受与人体诸多疾病密切关系的发现,食物不耐受检测纳入体检,为许多疾病病因的确定又提供了新的方向。食物不耐受具有和过敏相似的症状,多数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症状等。但过敏症状明显,属于急性病,食物不耐受症状隐蔽,属于慢性病。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及其程度与性别、年龄因素有关,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