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外语教学》 >相邻吸纳:语言结构创新的一个动因——以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形成为例

相邻吸纳:语言结构创新的一个动因——以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形成为例

         

摘要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源于先秦汉语中的复合S-V-O句法型式,其中一个是描述事件的行为过程的核心式,另一个是描述结果状态的边缘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认知规律的制约和语言规约的促动,两式因意义相关、形式紧邻,核心式吸纳了边缘式,融合成形似简单的S-V-O式,使得两式中的动词(或其他形式的谓词)处于句法紧邻位置,最终在相邻吸纳原则的支配下融合,词汇化为一个双音节动词,就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动补结构.相邻吸纳的运作不仅见于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形成过程,在其他语法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也随处可见.相邻吸纳原则是人们对世界事物的基本认知规律在语言结构组织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语言结构创新的动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