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语言学论丛 >试析战国竹书中的“貌”字

试析战国竹书中的“貌”字

     

摘要

通过《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新刊的“■”“■”二字,联系以往战国竹书中出现的“■”“■”等字,我们能够了解到,在战国时期的楚文字中,明母药部字的“貌”字常常以匣母宵部的“爻”作为声符。根据类似的形声异构规律,我们对过去出现在清华简《赵简子》中的“■”和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的“■”这两个疑难字,在构形来源人和辞例释读上加以考辨,认为它们都应释为“貌”;同时将上博简《从政》(甲篇)中两个旧释为“誂”的字,改释为“■(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