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污染与防治》 >外源铅污染对紫色土中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外源铅污染对紫色土中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

以森林和耕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源铅在6种不同浓度水平下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森林土壤中微生物酶活性总体较耕地土壤高.(2)在连续培养56 d后,森林土壤中除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外其余4种酶活性与铅外源添加量和有效态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外源铅污染促进了林地中C和P的矿化循环过程;耕地土中酸性磷酸酶(ACP)、β-葡萄糖苷酶、LAP活性与铅外源添加量和有效态铅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在铅质量浓度≥250mg/kg时ACP基本失活,铅质量浓度达1 000 mg/kg时,LAP抑制率为95.8%%,外源铅污染抑制了耕地中养分元素的矿化循环过程.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年第10期|1095-1100|共6页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59;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59;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59;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59;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59;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59;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99907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紫色土; 铅污染;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