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从“同题异构”看不同导入方法的有效性

从“同题异构”看不同导入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

一、前言 课堂导入是指课堂教学伊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称。“导”指的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用巧妙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入”即是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的课题上来,让学生从导语中捕捉到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的头绪,形成学习的内部诱因,明确学习目的,进而积极地接受教师的启发诱导,从而愉快地进入师生交流(邵细芳等,200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